第03版:特别报道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3月21日 星期

让漯河处处是风景——全市旅游工作回眸与展望

副市长栗社臣在全市旅游工作会上讲话。
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晁伟作工作报告。
全市旅游工作会现场。
获得漯河“美丽乡村”称号的代表上台领奖。
2015年度全市旅游工作先进集体代表上台领奖。

■文/本报记者 王萍丽 张晨阳 图/本报记者 范子恒

3月17日召开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总结回顾了2015年以来全市旅游工作,进一步明确了2016年旅游业发展目标。副市长栗社臣出席会议。会议对全市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全市旅游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个人进行了表彰。

2015年旅游工作亮点频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富民强市、打造省内外有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这一目标,坚持理清思路创旅游、跳出旅游抓旅游、转变方式做旅游,大胆突破,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01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76.2万人次,同比增长11.3%;旅游总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13.1%,旅游业已发展成为我市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持续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栏目播出“食品名城 字圣故里”城市形象广告、开通的“漯河号”高铁,漯河城市品牌形象更加响亮。成功举办了“自由战士”杯全国汽车场地越野公开赛,活动办出了特色,广大市民群众给与广泛好评。首次举办的全国“抗战主题红色旅游导游员讲解员培训班”,使 “南街村”品牌融入全国红办的大盘子,让南街故事更加精彩。加快培育乡村旅游,开展了美丽乡村评选和示范休闲农庄评选活动,扎实推动乡村旅游提升及旅游扶贫工作,干河陈乡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乡”,南街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沙澧春天生态园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舞阳县林下创意养生庄园、临颍县桃花岛休闲度假区等20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分别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休闲农庄”和全国“金牌农家乐”。我市乡村旅游工作受到国家旅游局及省旅游局表彰。可以说,我市的旅游已经迎来了全方位发展的春天,漯河旅游已进入一个新起点。

2016年全市旅游工作安排

2016年我市旅游发展目标: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2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12%;旅游投诉率控制在0.5‰以内,确保全年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聚焦全市发展大局,着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创新。以“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为契机,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结合当前旅游消费热点,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投资力度,千方百计创新旅游新产品。积极发展盐浴温泉、休闲娱乐、生态体验、会展等新兴旅游业态,不断拉动旅游消费。大力推进沙澧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做足做好“水”、“绿”两篇文章,努力打造中原水城和生态绿城。积极推动开源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抓好南街村景区扩建工程和临颍颍川古城、临颍黄龙湿地保护区、舞阳县贾湖遗址国家考古公园、舞阳县莲花镇泥河洼生态农业观光园等项目建设,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催生旅游产品新业态,助推旅游经济发展。积极培育新型旅游市场主体。适应乡村旅游从观光到休闲升级的新趋势,支持发展特色浓郁的主体风情客栈和文化民宿。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支持建设旅游创新创业示范点和“旅游+互联网”创新示范点,搭建好“互联网+”旅游交易新平台。以智慧旅游为引领,制订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标准,开展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等试点,探索建立景区、酒店、旅行社横向互联互通的智慧旅游系统。发展智慧信息管理系统、智慧导游、电子门票、移动支付等,支持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网上预订、在线支付等电子商务。

——聚焦“十三五”开局,着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以“景区提A、饭店提星、旅行社提质”三大提升工程为重点,深化行业品牌建设,着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一是着力创建漯河旅游品牌。全力抓好开源景区的创5A工作。二是积极推进旅游企业标准化工作。坚持标准化引领,努力建立覆盖旅游全链条、涵盖服务游客各要素的旅游标准体系。三是实施乡村旅游提升工程。继续开展全国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创建工作和“旅游富民”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特别是要更加重视乡村旅游,要在培育乡村旅游“特”字上狠下功夫,要在打造乡村旅游“名”字上狠下功夫,要在深化乡村旅游“建”字上狠下功夫,力争“十三五”期间,培育出1~2个乡村旅游示范县(区)、3~5个重点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0~20个特色旅游示范村、100个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全市乡村旅游年接待量达100万人次,年收入达到5亿元,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万人,带动社会相关就业4万人,乡村旅游经营户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四是做好河上街古镇全国特色旅游商品展销地和全国名优小吃展示地建设,注重品质提升,彰显底蕴内涵,在地域特色上做足文章;培育支持南街村工艺品、舞阳农民画、开源羽毛制品等旅游商品做大做强,争取更多的旅游商品进入全国、全省旅游特色商品名录。运用“旅游+互联网”模式,搭建旅游小商品网上交易平台(或网店),让更多具有漯河特色的旅游商品“走出去”。

——聚焦旅游发展新常态,着力做好旅游宣传推广。一是做好传统模式的宣传推介。围绕“食品名城 字圣故里”城市旅游形象,编印旅游宣传画册,策划拍摄新的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继续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中国新闻》等央视黄金栏目开展我市旅游城市形象宣传,不断提升漯河旅游城市知名度。二是积极构建“互联网+旅游”营销新机制。强化“互联网+”线上线下营销,实施“多层营销、精准营销”,开辟智慧旅游漯河品牌整体形象推介宣传新渠道。三是建立共享机制,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加“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京港澳高铁旅游联盟”等,开展区域合作;当好东道主,筹办好豫南七市旅游联盟年会及相关活动。四是培育做强做大节庆赛事活动。今年将重点培育好9大旅游活动:第二届中原河上街庙会暨第二届中原河上街灯展、第三届中原骑游节暨第四届环沙澧河自行车公开赛、豫南七市旅游联盟年会、首届沙澧河徒步大会、第十四届河上街菊花展、全国汽车场地越野公开赛、旅游惠民月活动、全市导游员技能大赛、文明旅游系列活动。

——聚焦“景区管理提升年”活动,着力增强旅游服务能力。一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加强与交通部门协调,完善旅游交通标识,提升景区的可进入程度。加强与发改部门的协调,稳定景区门票价格,降低游客出游成本。推动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停车场、购物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加大旅游厕所的新建和改建推进力度,确保完成全年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39座的任务。二是以诚信旅游创建为核心,树立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完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违规退出机制。通过建立完善旅游失信记录信息公示制度、明察暗访制度、服务质量提升制度,对违规的旅行社和不达标的A级景区、星级饭店,该取消的取消,该摘牌的摘牌,该降级的降级,该退出的退出。三是根据《旅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探索建立和推行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推进依法治旅、依法兴旅、依法强旅,确保全市旅游业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四是进一步推出旅游便民措施。持续开展“旅游惠民月”活动;结合我市实际,适时推出景区、旅行社、酒店优惠让利措施;支持景区开展旅游年票、电子年票、商务年票等票务活动,让利于民、便捷于民,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旅游发展的成果。五是积极组织开展文明旅游活动。组织开展文明旅游“随手拍”活动和“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传,切实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

2015年漯河市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示范休闲农庄获奖名单

◎ 漯河沙澧春天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郾城区龙城镇沙河湾饭庄

◎ 舞阳县西花园餐饮有限公司

◎ 临颍县固厢桃花岛庄园

◎ 漯河市郾城区顺旺养殖专业合作社(永旺农场)

◎ 舞阳县林下创意养生庄园有限公司

◎ 漯河市禾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漯河自然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湖果缘)

◎ 河南大仓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河南省粮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河南绿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绿汇生态农业观光园)

◎ 漯河市泰舜果蔬专业合作社

◎ 漯河神农部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漯河神农部落葡萄大观园)

◎ 河南信天游实业有限公司(中不中农庄)

◎ 舞阳县北舞渡镇柴火老灶休闲农庄

◎ 源汇区干河陈乡干河陈村

◎ 临颍县南街村

◎ 源汇区空冢郭镇大庙王村

◎ 临颍县大郭镇胡桥村

◎ 郾城区孟庙镇拦河刘村

◎ 郾城区新店镇前丁村

◎ 召陵区邓襄镇洼张村

◎ 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大街街公所

◎ 舞阳县保和乡苗庄村

◎ 西城区阴阳赵镇张王于村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