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作为学校里的小单元,就像家庭之于社会。有了和谐的家庭才会有和谐的社会,有了美丽的班级才会有美丽的校园。市实验中学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创建一个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在东西两个校区内同时开展了首届“最美班级”评选活动,评选标准从班级卫生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从两操集合列队的精气神到班级文化的建设,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此次活动,全校评选出17个“最美班级”,每个年级有三到四个班级入选。“最美班级”的评选不仅体现了优秀班级的“美”,更为学生们树立了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严于律己。本报记者将对这17个入选班级进行系列报道。
■见习记者 李文姣
“2015年9月5日对我来说是特殊的日子,我作为班主任第一次跟七(3)班的71名学生相见。因为有了他们,我觉得我在实验中学的时光不会暗淡。后来的相处让我知道我最初的想法是对的。”班主任张素文说。
张素文当班主任的第一年,面对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她除了惊喜更多的是紧张。随着时光的流逝,张素文和孩子们的相处也进入佳境,七十一个孩子有七十一种性格,想要管理好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张素文的方式是“增强班级凝聚力”。
树立良好班风
凝聚集体力量
良好的班风是班级顺利开展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一个班集体要想有凝聚力,必须加强团结,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因此张素文提出“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观念——班里学生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拼搏进取。这种精神激励着学生不断向前进,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一个班级的班风建设好了,才会有浓厚的学风。
接手七(3)班后的第一次月考,拿到成绩单后张素文三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觉,一直在考虑如何提高班级成绩。随着班级良好学风的建立及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后来的考试中,班级的成绩一次次提高,班级凝聚力越来越强,学风也越来越浓。
孩子们不仅在学习上展示了优良的学风,在其他方面也展现出了让人感动的一面。运动会上有孩子们奋力拼搏的身影,他们也许不是跑得最快、跳得最远的,可是他们仍然是操场上最美丽的风景。班里一位学生由于身体原因,没能在八百米赛道的终点出现她。那一刻,她满脸自责,不停说“自己给班级抹黑了”,旁边的同学拍着她的肩膀细声安慰,周围毒辣的阳光也变得柔和。有的学生在跳远时手臂受伤,但依然坚持比赛,并拿到七年级男子跳远第三名的好成绩。有的学生在100米赛跑中膝盖擦伤,却坚持比赛,拿到男子100米赛跑第二名的好成绩。
张素文发觉,这一群孩子长大了,他们开始以一颗包容、自强的心为这个集体的强大注入自己的力量。
精选班级干部
培育得力助手
班集体是每名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一个积极向上的、凝聚力强的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因素,而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是其中关键的因素。
张素文认为,班干部实际上是班主任的助手,班级管理抓得好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班干部的协助,因此班主任对班干部的人选必须认真对待,绝不能顾及情面随意指派班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数”。她每接触一个新班,都对班干部的人选十分慎重。她会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特长给予相应的职责和任务,让他们尽早与全班同学融为一体,积极大胆、热情地开展工作。在对班干部的培育方面,张素文大多是向班干部传授工作方法,教给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让班干部树立工作信心,感到班干部这份工作自己做得来。
在实际工作中,张素文放手大胆使用班干部,让他们在班级管理的工作实践中接受“摔打”、锻炼,使他们成才。班干部一旦成熟,良好的班集体也就逐步形成。这时,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也就有所减轻,有更多的时间抓教学。张素文说:“班主任工作虽然没有捷径可走,但是,只要多想点子、多找办法,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也是指日可待的”。
班级环境整洁美丽
文化氛围积极向上
能够被评为“最美班级”,班级文化建设一定是很有特点的。七(3)班的班级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班级卫生、黑板报及班级墙面设计方面。张素文任命了五个卫生组长,他们积极组织本组人员打扫室内外卫生,从不拖拉,每天为全班同学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学生置身其中,也慢慢养成了爱护学校环境的好习惯。教室里的黑板报展示学生的绘画、书法作品等,班级的墙面设计汇集全体学生的智慧。学生置身于美的环境,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班级文化氛围浸润着学生的心灵,熏陶着学生的性情,提升着学生的价值观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七(3)班在张素文和学生们的共同呵护下,流淌着纯真的情感。班里学生充满愉快、信任、感恩,沐浴在幸福中。
这一年来,七(3)班的师生携手迎着朝阳思考努力的方向;踏着晚霞扪心自问今天是否有进步。张素文说自己非常欣赏冰心老人的一句话:“让孩子们像野花一样生活。我们如野草一样快速疯长,拼搏超越,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