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7月15日 星期
■闲 言
家风的感召


■张 璐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阐释了家与国的关系,听后我倍感亲切。

家和万事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陆游的家训二十六则,到纪晓岚对子女的四戒、四宜;从毛泽东主席的百字铭训,到周恩来总理的家规十条,无不体现着中华儿女传承家风的良好风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重要软实力,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璀璨不绝的基因。家风无时无刻不在感化着人们从善、无时无刻不在昭示着人们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在如今快速发展和民众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作为抚慰心灵的温暖港湾,更显其独到的作用。家是《静夜思》中那举头望去的一轮明月,是《枫桥夜泊》时的夜半钟声,是《凉州词》里期盼的春风。每到春节,远离家乡的游子怀揣一份孝心和乡愁,翻千山渡重洋也要在除夕回到家里,哪怕那是几间寒舍、一缕炊烟。中国人对家的深深印记,是中华文明深厚积淀的折射。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着一场红红火火的春晚,消弥了离乡的苦酸。

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品行端正,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风正、行为端,走上工作岗位也会尽职尽责。家风不正,难出好苗,古今案例比比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引用了三句古训:“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爷,废职亡家。”“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这三句话,都是说的家教家风。前一句是告诫为官从政、施行教化者先要管好家人;第二句说的则是用人与身家命运的关系;最后一句强调为人要注重品行修养,为儿孙树立榜样。

国如车,家是轮。有良好家风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健康向上、文明进步的社会。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每个家庭的贡献和付出。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要赢得国际社会的尊敬,不仅仅只是经济等硬指标的增强,更要有文明素养、社会风气等软实力的提升。

家风家教从历史走来,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我们既感念祖先留给我们的深厚家风,我们也要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家国精神。让我们一起在家风的感召下,提升素养,为实现幸福、美丽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漯河市农科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