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芳
9月26日,市第七次党代会开幕。马正跃代表中共漯河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持续推进“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突出城乡统筹,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必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是漯河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建设“一区两城一中心”的现实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之策。当前我市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只有通过城乡统筹,破除农村发展的体制障碍,发展现代农业,转化农民身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从漯河的实际来看,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发展慢、农民富裕慢,其核心是农业不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尽快富裕,让农业尽快发展。发展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要强化卫星镇和中心镇建设,实施城市带动式和农村突变式相结合的双向开发模式。壮大县域经济是关键,县域的统筹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科学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扶持贫困县和基础较薄弱的县加快发展。保护生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按照建设生态漯河的要求,促进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同推进、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要致力实现“五个突破”: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在一体化布局上实现突破;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在“以工哺农”上实现突破;统筹城乡基础建设,在共建同享上实现突破;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在“无缝覆盖”上实现突破;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创新体制上实现突破。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不能只是一个口号,关键是要有切实有效的措施。当前我们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筹城乡基本制度。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建立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形成有利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要素自由流动、经济互促共进、社会和谐共融。在规划建设、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土地管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城乡群众提供平等的权利和发展机会。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布局。统筹城乡规划的核心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各级各类规划相互衔接、功能互补、定位清晰的规划体系,统筹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推动农业和工业、传统产业与特色主导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排污、垃圾处理等配套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基础。
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过上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生活。
漯河城镇化基础较好,自然禀赋优越,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汇聚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强大动能,不断提升优势,就一定能够把漯河建设成为中原地区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名城。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行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