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4月21日 星期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韩慧珺谈创作

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韩慧珺

■本报记者 左素莉

韩慧珺对艺术极其痴情,几十年来,无论何时、何种情况下她都心无杂念,为艺术奉献着痴痴地纯情。她一路走来,把青春交给了画笔,把丰盈的中年献给了教坛和画坛。当鬓发染霜的时候,凝视画布经纬,面对山川奇险,她依然流淌着火热的目光。

习总书记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作为画家,她信奉这条真理,与美术结缘几十年来,她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16年,她先后到嵩山、云台山、青龙峡、贾湖村、沈丘、淮阳、唐河等写生,写生作品达百余幅。每次采风,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融入变化万千的大自然,常常让她感到深深地陶醉与感动。通过深入生活,她感到自己的作品风格朴实了,心胸开阔了,创作的思维也灵活了,产生出一种激情,萌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她说:“艺术家不能脱离生活,要经常走出画室去面对生活,面对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鲜活和灵气。只有真正热爱生活,扎根人民,耐得住寂寞,才有可能创作出接地气、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

在谈到如何提高创作水平时,韩慧珺说,要多关注美术作品展览,多关注媒体上发表的美术作品,多与画友一起写生、交流,多向老画家请教,要认真读画,了解别人如何处理细节和整体画面,借鉴优秀元素。不同画种之间要互相借鉴,如油画要学习国画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国画学习油画厚重的表现手法等。我市部分画家重实践轻理论,画画很勤奋,但绘画理论修养欠缺,美术创作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没有专业理论作指导,很容易进入瓶颈,只有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文化修养,创作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一些艺术家为迎合市场,有些作品流于庸俗、低俗、媚俗。比如,风景画中出现了风水画,如水、雪代表财,水要流向怀里,画中要有山,代表靠山、山头不能尖等。韩慧珺说:“文艺作品既是这个时代的表情,也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食粮。艺术家必须怀着敬畏之心,深入生活,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每一笔,都为时代而画,为人民而歌。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韩慧珺说,近年来,市美协一直在努力探索艺术怎样为社会服务。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组织、支持下,画家们走进校园、走进工厂、走进军营,举办讲座,为群众义写义画。连续举办了三届“大美漯河——漯河画家画漯河展览”,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歌颂了我市发展成就,壮大了画家队伍,推出了美术新人,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和美术事业发展。她说,用艺术服务社会,是画家们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