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7月31日 星期

双汇:从资不抵债到独步世界

图为双汇美式工厂生产线。万红卫 摄

(上接1版)

创新中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30多年来,双汇汇集世界高科技、汇集世界新工艺,始终把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落后的食品加工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先后从美国、德国、日本、荷兰、丹麦等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世界一流的技术和装备4000多台(套),技术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上世纪90年代,双汇抓住机遇,发展以火腿肠为代表的高温肉制品,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型,由生加工向熟加工转型,做出了一个世界最大的肉制品大产业,造出了一个年销量百万吨的双汇大品牌。

2000年,双汇引进第一条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屠宰冷分割生产线,率先把“冷链生产、冷链销售、冷链配送、连锁经营”的冷鲜肉模式引入国内,实施品牌化经营,改变中国几千年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双汇冷鲜肉的引进,为屠宰业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确保食品安全,找到了一个途径,闯出了一条路子,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

2015年,双汇把美国史密斯菲尔德的产品、技术、品牌引进中国,高标准建设郑州双汇美式工厂、上海双汇西式工厂。中国的消费者不出家门就能够享受到“世界大品牌、纯正美国味”的火腿、香肠、培根,实现了中西式产品一起上,进家庭、上餐桌,走进老百姓的一日三餐。

30多年来,双汇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健康、时尚的产品,每年新产品的销售量不低于总产量的10%,始终保持双汇产品旺盛的生命力。

开放中跨越

1994年,在国家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万隆抓住外商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有利时机,果断与香港华懋集团合资,投资建造了当时亚洲单产最大的肉制品大楼,通过组建双汇集团兼并漯河市罐头厂。

30多年来,双汇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先后吸引了香港华懋集团、日本火腿、美国杜邦、意大利圣福特参与双汇养殖、饲料、屠宰、肉制品、化工包装等全产业链的项目投资,先后有美国、日本、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16家外商参与双汇的投资,组建合资公司多达30多个。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双汇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始终坚持发展方向不偏离、发展战略不改变、企业利益不损害、企业品牌不丧失的原则,提升了民族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的话语权。

1998年,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双汇集团,其核心资产肉制品加工以“双汇发展”名义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先后两次在股市融资9亿元,使双汇从河南走向全国,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型食品集团。

2006年,双汇进行国有产权转让和战略重组,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以人民币20.1亿元的价格收购国有资产,转让价格是净资产的3.52倍,增值率达252%,创下了当时国内国有资产转让溢价的新高,双汇完成国有股转让和战略重组。

2012年,双汇母公司双汇国际把65.5亿元的净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双汇集团整体上市,双汇发展市值一度超过1000亿元,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肉类企业。

2013年,双汇以71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完成中美史上最大的并购案,改变了世界猪肉行业的格局,展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力,实现了双汇由国内走向国际,成为中国肉类行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014年,“双汇国际”更名为“万洲国际”,进一步整合中、美、欧100多家所属公司,于8月份在香港成功上市,上市后的万洲国际无论是竞争力还是知名度,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实现了实业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双汇成为一家完全国际化的食品企业。

30多年来,双汇持续不断地改革、改组、改造和国际化,通过收购兼并、股权融资、股票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实行资本运营和实业经营的良性互动,改造了企业传统的运行机制,迅速做大企业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使企业从河南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肉类食品集团。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