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9年2月28日 星期

郾城争创全省廊道绿化示范县区


(上接1版)

2018年,郾城区新发展经济林1000亩、苗木花卉2000亩,林业总产值突破7亿元,增长7%,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今年,郾城区将按照“生态廊道+乡村公园”模式,再掀“绿满郾城”建设新高潮,力争到2020年建成街头游园200处,林木面积达到9万亩,实现村村都有街头游园。

“去年以来,区财政提前支付1500万元用于土地流转,并对2018年造林绿化突出的乡镇予以资金奖励。在财政资金的带动下,吸引社会投资1.3亿元。”郾城区委书记周新民说,他们以企业冠名等方式宣传造势,吸引十余家企业捐资500万元用于乡村林业生态建设。

在破解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后,郾城区着力挖掘土地资源潜力,由专业公司、合作社、造林大户进行造林,财政予以奖补;深化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乡村创建活动,镇、村负责提供不低于50亩的用地,由包村单位建设乡村公园;动员每名驻村干部在所驻村栽植3到5株银杏树,群众在自家庭院栽植3到5株果树;各机关单位、居民小区、企业实施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等工程。

在此基础上,区里建立分片承包责任制,探索常委包镇、局委包村、第一书记承包绿化责任制,完善委托管护、协议管护、合同管护等购买服务方式,推行造林企业、种植大户包栽包活、责任到人的管护模式,通过齐抓共管,确保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

“我们将结合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双赢’目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充分释放‘绿满郾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更多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区委书记周新民表示,今年他们还将探索“购买式造林”,把造林任务和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鼓励和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参与造林工程,并对新造林地进行抚育管护,探索绿色发展带贫防贫新模式。仵树大 占军辉 张凤华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