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鹤琦
通讯员 李 阳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捷报频传——总投资30亿元的卫龙三期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自嗨锅数字面项目等一大批重头项目落地生根;宇培冷链物流、盐津铺子等多个重点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产……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开发区主动出击,以专业化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打造完善丰满的产业生态为目标,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以项目建设之进,撑起经济发展之稳,冲抵疫情影响之失,激活了高质量发展引擎。截至7月上旬,全区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投资总额142亿元。今年1至5月,实际利用外资17919万美元,同比增长173.1%,在各县区排名第一,得到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批示肯定。
高位推动
“大合唱”形成强合力
“带着客户群进企业,诚意叩开项目落地门。”关于江苏冠联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的签约,一直盛传这样一段佳话。今年4月,市长刘尚进带队,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吴玉培以及我市液压科技领域的8位企业家,一起走进江苏冠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处考察,与企业高管围绕壮大我市液压科技产业深入交流,最终坚定了冠联公司赴漯投资的信心,成功签约了总投资10亿元的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大员上前线,大力引进来。江苏冠联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的成功签约,是开发区高位推动、唱响招商引资“大合唱”的缩影。
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京津冀地区、川渝地区……(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