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司法厅、省普法办公布河南省“我与宪法”暨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获奖名单,我市2部作品荣获三等奖、5部作品荣获优秀奖,漯河市普法办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法治只有融入社会生活,化为群众需求,才真正有生命力。我们在文化建设上下功夫,着力‘四个坚持’,明确全市各级、各部门法治宣传教育硬指标,在群众身边建设了高质量的沙澧法苑、郾城宪法展示馆等阵地,打造了‘律师说法’电台普法栏目,使群众对法治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市司法局局长、市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俊峰说,我市不断探索法治文化建设新举措、新路子,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引领、规范和浸润作用,不断提升法治文化建设的覆盖面和感染力。
坚持法治文化建设与发展城市文化相结合,明确法治宣传教育的硬指标。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漯河建成“中华汉字文化名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原生态水城、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打造许慎“法”字文化、食品安全文化、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文化等法治文化品牌。在县级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综合考核体系中,将法治文化建设单列考核,充分调动各级、各单位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法治文化建设与推进基层普法相结合,打造法治宣传教育的主战场。在市级层面,高标准建设漯河沙澧法苑、漯河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厅;在县区层面,先后建成郾城宪法展示馆、郾城青少年法治教育体验基地、召陵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一条街、召陵宪法宣传主题广场、源汇税法主题公园等23个法治文化阵地;在乡村层面,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建成智慧法治书屋60个,法治宣传一条街、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480多个。
坚持法治文化建设与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全力实施法治农民画培育推广工程,成立“法治农民画创作社”,建立法治农民画电子库,先后建成49条法治农民画宣传一条街、21个法治农民画主题广场,组织法治农民画主题展览6次,营造了具有漯河特色的法治文化环境。
坚持法治文化建设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调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发挥媒体、社交平台作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法、讲法,依托漯河广播电台创办“律师说法”栏目,接听群众热线,解答法律疑惑。该栏目自2018年7月开办以来,播出78期,直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67件,受到市委书记蒿慧杰肯定。建立贯通市、县、乡、村四级的法治宣传微信塔群,聘请法律专家和村(社区)法律顾问加入群聊,适时推送并解答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许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