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月21日 星期

保密知识大讲堂


使用非涉密信息系统有哪些保密规范?

保密法律法规对使用互联网等非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行为规范主要有:

1.禁止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2.禁止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3.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4.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网络及其他传媒的信息编辑、发布,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禁止涉及国家秘密。

5.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

为什么要实行计算机分类标识管理?

实行计算机分类标识管理,一是便于针对工作岗位性质确定每台计算机的使用用途和范围,建立计算机分类管理台账,解决管理混乱问题;二是便于针对不同用途的计算机提出保密要求,明确每台计算机使用人员的保密责任,解决责任不清的问题;三是便于有针对性地加强保密监督、检查和管理,规范计算机操作保密行为,解决涉密计算机违规上互联网、上互联网的计算机违规处理涉密信息及违规在涉密网与非涉密网之进行信息交换等问题。实行计算机分类标识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