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2月7日 星期

无标题


(上接01版)整合阵地资源,理思路、树目标,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并结合各村实际,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建设党员政治生活馆、文化长廊、红色文化基地、乡愁馆等,抢占思想文化新阵地,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红色故事会活动,将群众发展成新时代文化宣传员,传播党的声音,弘扬社会新风尚。

坚持以文化人

拓展文明乡风新视野

作为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问十乡陶桥村人口虽然不多,却先后走出了236名大学生,其中博士生12名、硕士研究生20名。陶桥村充分挖掘村内人才优势,建立敬贤堂,将大学生和在外成功人士纳入英才榜和乡贤榜,倡导“不比楼房比学生,不比轿车比希望,不比排场比教养”的良好风气。

陶桥村仅仅是源汇区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坚持以文化人的一个缩影。源汇区各文明实践点建立以来,立足乡村文化资源现状,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征集活动。通过开展家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活动,使全区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坚持因村施策

提升传统文化新高度

利用本村传统文化优势及陈文举、陈建刚等知名书画人才资源,大刘镇建成书画展览和培训基地,积极开展书画展览和义写义画活动。同时,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开展教育培训,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每年的农民文化艺术节,村民积极参与,展现新时代农民风采。

空冢郭镇大庙王村突出“书法文化”特色,把喜欢书法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全市首家农民书法家协会,壮大农民书法家队伍,该村被市文联授予“书法第一村”称号。

坚持因村施策,提升传统文化新高度。在乡镇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下,源汇区各个乡村文明实践点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吸引农民朋友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教育,全区焕发出乡村文明新气象。

丰富文化活动

掀起文明实践新高潮

谈及问十乡宋庄村的和谐广场,村民们津津乐道。这里曾先后举办过“听党话、感党恩”宣讲、文艺会演、农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源汇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开展以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坚持建、管、用并重,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进家庭、进田间、进地头、进文化广场活动,挖掘乡村老党员、老教师、致富能手、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把他们培养成理论宣讲员、文明实践员、文化宣传员,培育亲党爱党、崇尚科学、遵守法律、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

乡村文化的日益振兴,让源汇区广袤乡村焕发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蓬勃生机,全区乡村振兴铿锵有力。今后,源汇区将乘着全市建设中华汉字文化名城的东风,做好顶层设计,做好乡村文旅融合大文章,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