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2月26日 星期

无标题


@工人日报:员工回家过年拒带电脑工作被开除 上海某咨询公司的小张因拒绝春节期间携带电脑回家工作被开除。经劳动仲裁,小张获赔19.4万元。公司不服,遂诉至法院。法院审理认为,春节期间被告处于休假状态,不具有向原告提供劳动的义务。公司不服提出上诉,后被驳回。目前,判决已经生效。

点评:爱岗敬业,不等于员工就得接受公司提出的过分要求。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用人单位应遵纪守法,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遇到权益受损也不要怕,要积极维权。

@中国新闻网:压岁钱 近日,“民法典解答孩子红包能不能自己保管”上了热搜。人们时不时会争论一番的“压岁钱谁来管”问题,现在有了法律依据。民法典规定,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应当归受赠人所有。孩子可以交给父母代为保管,但是父母不能替孩子花。

点评:压岁钱归孩子所有,不表示孩子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民法典同样规定,如果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由其父母代为支配;如果是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仅能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购买大件用品或者大额支出等,这些都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家长不妨借此机会引导孩子合理消费。

@中国之声:全职太太离婚获家务劳动补偿 民法典出台后,不少人对全职太太“离婚时可以向对方提出家务劳动补偿的主张”存在疑问。最近,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首次审结了一起适用民法典新规定的离婚家务劳动补偿案件。法院一审判决准予两人离婚,共同财产由双方平均分割,同时判决男方给付女方家务劳动补偿款5万元。

点评:在一个家庭中,谁贡献得多,谁更辛苦,很难量化,通常是一笔糊涂账。但维系一个家庭需要夫妻双方共担责任,他们的家务劳动都应该得到认可、受到尊重。这也是我们讨论此案的重要目的。至于赔多少合适,一方面需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另一方面也希望未来的司法实践中能够明确劳动补偿的参考因素和计算标准,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保证裁判尺度统一。

@新华网:名师泛滥 记者调查发现,寒假期间,各大机构纷纷开启“抢人”模式,不少机构以低价为噱头引诱家长给孩子报班。在声势浩大的宣传中,上课的都是“名师”,效果都是“提分明显”,帮助孩子“实现假期弯道超车”。但实际上,不少机构的教师资质存疑,课程质量良莠不齐,一些教师无心授课,而是一门心思做销售。

点评:在线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多的教育人而非投资人,投资人只有变为教育者,才能在长远的时间里做好在线教育。过于以资为本,必然淡化自身的教育特性。倘若违背以人为本的原则,任何一家教育机构都不会走得长远。

@人民网:足球场变集市 日前,一则贵州省都匀市某足球场变集市遭到损坏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对此,都匀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回应称,为满足春节期间群众赶集的需要,该区域暂时作为集市区域使用。目前该足球场内破损的人工草坪已修缮完毕,并明确不再将该区域作为赶集区域。

点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临时性划定赶集区域,以缓解农贸市场人员密集的压力,官方的初衷是好的。但群众赶集,怎么看也不是非得占用足球场才能进行。一个建成不久的新球场不仅被多次占用,还造成了破损,就是对资源的浪费与破坏。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