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鹤琦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请先扫一下场所码。”11月1日,记者刚来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门口,便有工作人员走过来,热情耐心地提供导引服务。走进大厅,放眼望去,整齐划一的窗口柜台、先进完善的自助服务机等一字排开。
热情的接待和现代化的硬件背后,更有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来兜底。漯河市华启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慧聪笑言“最有发言权”。前段时间,该公司工作人员和某融资租赁公司一行人前往该中心办理公司股权出质业务。在审查材料过程中,窗口工作人员发现企业提供的股东出资时间错误,需要更换并重新盖章。但该公司工作人员反映公司的公章在郑州,当天无法及时送到,而出质方需当天办结业务返回山东。了解到这个特殊情况后,窗口工作人员迅速启动“容缺办理”服务机制,一方面要求该公司以邮寄方式尽快补齐完善办理材料,另一方面开启绿色服务通道,先行办理股权出质登记,在当天为该公司发放了股权出质通知书,为该公司融资赢得了宝贵时间,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政务服务中心是服务群众和企业的窗口,一头连着百姓利益,一头连着政府形象。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坚持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出发点,着力增加服务事项,完善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圆满实现了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办多家事。(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