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3月30日 星期

无标题


(上接01版)

基于此,漯河再次聚焦创新“策源”,布局产业链补链强链。围绕食品智能机械装备产业集群,在经开区谋划建设智能食品装备产业园,在临颍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在沙澧产业集聚区谋划建设5G智能制造产业园;围绕食品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郾城区谋划建设食品科创园区和泰格生物产业园,大力发展功能性食品、保健性食品、医用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围绕物流产业集群,在经开区、召陵区建设物流产业园区,吸引顺丰等国内物流龙头企业安家落户,打造“货行天下、服务全球”的物流枢纽高地。

汇集资本

资金链持续高效

资金是企业经营的血液,科技创新更离不开资金的持续投入。为了稳住企业资金链,我市强化金融对接工作,以财政资金精准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对产业创新链的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对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给予优惠利率贷款支持。2022年,我市成立1亿元创新基金和5000万元科技贷风险补偿金,拨付各类奖补资金6100多万元,减免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2.20亿元,222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1.79亿元,分别是上一年度的2.57倍、1.52倍,极大调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多亏了‘金融直播间’,让我顺利从银行贷款200万元,为企业生产运营提供了资金保障。”漯河骊韵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彩荣告诉记者。我市全力构建区域全覆盖、响应无延时的金融服务网,下沉优势资源,精准金融服务,持续优化“线上+线下”银企对接,“金融直播间”带领金融机构走进县区、工业园、企业等,零距离提供银企对接服务。

招才引智

人才链高端专业

产业吸引人才,人才振兴产业。当前,“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已成为全市共识,一大批高端专业人才纷纷与我市“结缘联姻”,为产业提质、企业增效带来无限可能。

在中原食品实验室,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政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成立战略咨询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聚焦河南食品产业发展6大方向,采用“1+6+N”组织框架和“1+1+2+M”人才运行模式,组建13个创新团队,实现挂牌即运营。

在泰格生物医药产业园,杭州泰格医药董事长叶小平博士与漯河裕松源药业“联姻”后,先后吸引上海恒翼医药董事长李元念博士、美国方达医药中国区总裁戚亦宁博士等科研团队齐聚漯河,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致力打造百亿级新兴产业。

在卫龙产业研究院,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院士团队与卫龙公司实现产学研融合战略合作,辣条界“扛把子”与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翘楚共商发展大计,帮助企业厘清发展思路、抢占市场先机。

一个个事例表明,一场前所未有的招才引智热潮正在沙澧大地风起云涌。

借助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青培”计划,我市汇聚了11名院士、13支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科创团队、189名科研人员,中国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合作共建中原食品实验室,引进金融高管、名医名师等各类人才3700余人。去年,在我市开展的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漯河市企事业单位参会工作中,参加郑州主场和省外线上招聘活动的企事业单位达200多家次。“百优计划”人才2022年云招聘和政策宣讲、直播引才等活动,吸引300多名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学子咨询对接,考察、引进“百优计划”人才30多人。去年,全市共引进硕士、副高以上人才40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01%,引进人才数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人才带动科技,科技推动产业,产业吸引资金,资金反哺人才。我市的“四链合一”发展模式相互融合、相互协同、相互作用,创新矩阵迅速起势,形成了创新之城引领建设现代化食品名城、幸福之城的发展格局。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