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金旭
在漯河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总有一些力量在默默守护着梦想,用无私善举为寒门学子照亮前行的路。近年来,我市各级慈善组织联合社会各界广集善款,深入开展“金秋助学”“民企助才”“励志助困奖学金”等助学活动。去年以来,先后投入慈善资金600余万元,助力2700多名困难学子实现梦想。
近日,记者在临颍一高采访时,见到了今年刚被北京大学录取的王蓉。只见她身穿一条灰色连衣裙,扎着马尾辫,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脸上充满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
作为临颍一高慈善宏志班的一名学生,王蓉提起她的班级和同学时,话语里满是骄傲和自豪。
她说,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同学的鼓励是她前行的动力。慈善宏志班除了给予她奖学金、生活补贴这些有形的支持,还给了她关怀和鼓励,推着她一路向前。
善意如光。王蓉说,她将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把曾照拂过她的那束光折射给更多人。等到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她会为学弟学妹点亮灯塔,让他们在奔赴星辰大海时,少一些经济羁绊、多一份无畏底气。
“让每个有志向的孩子都不被贫困挡住脚步。”这是开办慈善宏志班的初心。善款募集方面,在临颍县四大班子的关怀、县慈善总会的牵头以及郑州财经学院原党委书记耿富德的积极协调下,众多临颍籍爱心企业家纷纷慷慨解囊。爱心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
有了经济上的支持,临颍一高慈善宏志班的学生心无旁骛地奔赴书山学海。
临颍一高慈善宏志班班主任牛刚告诉记者,他们定期组织感恩教育活动,邀请捐资助学的企业家讲述每一笔善款背后的艰辛;邀请优秀学长分享经验,以奋斗故事点燃少年心火。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鼓励孩子们:困难面前不退缩,用自强书写命运,把感恩与奋进化为心底最坚定的力量。
慈善宏志班以“特别能吃苦、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为班训,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在困境中奋发图强。多年来,这里走出的每一名毕业生都不负众望:高考成绩全部过了一本线,40余人圆梦清华、北大。在数理化生学科竞赛中,学子们频频斩获省级及以上奖项。
优秀成绩的背后,是多方力量的共同托举。慈善宏志班会聚了学校的骨干教师,其中不乏河南省优秀教师、漯河市优秀教师等荣誉获得者。他们用丰富的经验、专业的素养和满腔的爱心,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从课堂上传道授业,到生活中嘘寒问暖,老师们用耐心与细心,让学子们在关爱中安心追梦。
临颍一高慈善宏志班,早已超越一个班级,成为漯河教育慈善的闪亮名片。爱心企业家慷慨解囊,引来更多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一届届学子健康成长,让感恩与奋进的种子生根发芽。未来,慈善宏志班的学生必将以同样的善意回馈社会。
从一间教室到一片希望的田野,从一次捐助到一场爱心的接力,漯河慈善助学的生动实践表明,善举不分大小,只要汇聚起来,就能照亮无数人的人生。这份跨越山海的爱心接力,正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着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也为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书写着温暖可及、愈发厚重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