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三区”即区域高端服务区、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文化科技教育园区。
区域高端服务区。一是坚持基础先行。重点建设“四横八纵两桥”,牡丹江路、龙江路9月份建成通车,牡丹江路沙河大桥完成投资1.2亿元,确保2017年12月建成;开工建设千山路、沙湾路、云翠山路、燕山路。同时,积极谋划玉泉山路、莲花山路、沙河路和沙河路大桥建设项目。二是注重配套同步。重点建设“四校两区一园”。“四校”中的西湖学校项目,投资2亿元,计划6月份开工。“两区”即庙陈棚户区改造和董庄棚户区改造项目,其中庙陈棚户区改造项目,投资12亿元,计划6月份开工;董庄棚户区改造项目,投资13亿元,计划9月份开工。“一园”即医养产业园项目,投资20亿元,计划9月份开工。三是全力打造环境。开工建设总投资10.8亿元的沙河沿岸综合整治PPP项目,重点建设“四湖一带一环”。“四湖”即4个片区景观核心,分别是龙潭湖尚景公园、天鹅湖湿地浅滩公园、西湖社区水广场、东湖生态莲池公园。“一带”即沿沙河滨水景观带。“一环”即建设环形水系,打造亲水宜居、诗情画意的景观水环。项目已经省、市财政部门认可,作为示范性项目,已上报国家财政部,正在进行景观设计,社会资本招标公告已经发布,9.8亿元融资已经落实。同时,针对条件基本成熟的泰榕城市综合体等4个地产类项目,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重点抓好两个项目:一是投资8000万元的河南乡土树种植物园项目,项目规划和土地整理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二是投资4500万元的万亩高标准粮田项目,计划9月份开工。
文化科技教育园区。重点做好漯河医专和漯河第一中专的周边配套工作,围绕文化科技教育产业发展,启动姬石镇总规和控规编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谋划引进一批项目。
“示范区开发建设,全市上下高度关注,市委、市政府寄予厚望。”王国干说,目前,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已经初步谋划了总投资159.15亿元的4批18个开工项目,计划分别于今年2月、6月、9月和12月开工建设,全部落实了“四个一”制度,夯死责任、压死任务、创造条件,着力强化规划、土地、融资、组织等保障,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全面掀起示范区开发建设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