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3月17日 星期

突出优势育产业 创新发展增活力
——我市加快服务业发展之八(开发区篇)

■本报记者 谢晓龙

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仓储批发业规模做大,养老服务覆盖率持续提升,三产服务业合力显现……

“十二五”期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将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合理规划、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多种举措,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挥自身优势

激发三产活力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三产服务业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日趋优化,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口大幅增加,已经成为开发区经济构成中的主要板块。

2015年,开发区共有三产服务业企业250多家,其中汽车物流业企业13家,建材企业13家,煤炭企业10家,三产服务业从业人员达6000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尤其是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以来,开发区把三产服务业与食品、高新技术共同定位为支柱产业。

科学合理规划,优化发展格局。按照“西食品、东物流、南边高科技、北边商务区”的发展格局,开发区合理规划了六大产业园区,重点在东部规划了现代物流产业园,并在用地、规划功能方面进行调研,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以双汇物流、顺通物流、新时代运输公司为代表的商贸服务企业达50多家,正在形成开发区新的支柱产业。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创业服务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呈现发展速度逐步加快趋势。

抓项目,扩网络,兴产业,促集聚。2015年,开发区强力推进服务业攻坚行动——

开工建设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甩挂物流园。该项目占地面积500亩,一期80多亩土地已完成征迁工作,已购置部分运输车辆。目前,第一批项目用地已摘牌,第二批用地正在准备挂牌资料,地面附属物基本清理完毕,企业开始规划设计。

发挥双汇物流领军企业优势,加快全国冷链物流网络扩建步伐与信息化技术改造。开工建设双汇物流两业联动项目。双汇物流公司与万中禽业公司两业联动项目,是由漯河双汇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与禽业加工相配套的物流配送、物流信息应用系统和运输TMS管理系统,计划购置各类运输车辆324台。

开工建设市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建成万安颐养苑、启运生态颐养苑等养老机构。2015年,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农村行政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60%。漯河启运生态颐养苑项目占地面积约45亩,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6亿元人民币。

开工建设漯河闽豫建材电子商务港项目。该项目以建材交易为主体,是一个集建材批发、金融服务、电子交易、储存、物流配送、交易、展示、商务休闲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易中心。其中一期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82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调整产业布局

加大招商力度

在开发区中心商务区、漯阜铁路沿线规划了总面积6.5平方公里的东部物流园区,通过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全区服务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整合物流资源,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双汇等食品企业,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形成物流企业集聚态势,打造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以鑫泰物流为基点,发展粮食物流企业群;以双汇物流、宏运物流、顺通物流、新时代运输、立达物流为基点,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企业群;将以投资30亿元的闽豫电子钢贸物流园为基点,建设钢材物流信息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升物流的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发展水平。

主攻三产服务业招商,制定三产服务业招商的优惠政策,加大对三产服务业招商的人力、物力支持。引进服务业的项目数量明显增多,随着开发区第一家基金公司的成立,漯河闽豫钢材交易市场项目、双汇物流园项目和宏运集团仓储物流项目等的相继入驻,开发区服务业发展水平有了大的提升。同时,要求区内其他部门也要围绕服务业发展,全力引进商贸、物流、餐饮住宿、商业娱乐设施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围绕工业经济发展,着力引进金融服务、会计事务、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完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高档写字楼、电子商务公司、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新型服务业项目,使三产服务业的经济总量占GDP的比重大幅提升。

(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