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创新发展模式
做大服务业规模
“十三五”时期,开发区着眼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以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创新发展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加快开发区中心商务区建设,推进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电子商务、科技信息、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扩大开放,优化环境,逐步构建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发展目标:依托现代物流产业园,以顺通物流、丰达物流、宏运物流、闽豫钢贸市场为龙头,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集群。到“十三五”末,物流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总量迅速提升。保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幅高于GDP增幅,服务业税收同步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
结构明显优化。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形成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科技、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服务业结构。
就业快速增加。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上升,到2020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
强化合力攻坚,做好保障工作,确保服务业重点任务顺利完成。开发区实行由主管主任任组长、相关责任单位为成员的服务业领导小组联席办公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区服务业发展,制定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措施,研究提出解决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督导重点服务业项目,掌握其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全区承担的市定服务业重点项目按时序推进,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加大招商力度。深入实施“三产服务年”活动,制订服务业招商规划,筛选重点招商项目,力争招引和储备几个知名的有影响力的服务业项目,为开发区服务业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继续加快项目进度。对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好责任人分包制度,倒排工期、紧盯进度,做好每季度督导检查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建成运营。紧盯洽谈项目,对成熟的项目积极搞好服务,着力解决前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力争使项目建设快启动、快建成、快增效。
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对服务业的引导和扶持,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区已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争取国家和省级扶持资金向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倾斜,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年内培育1~2个实现营业收入过千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
努力培育配套产业。以中心商务区规划建设为契机,着力整合现有资源,以注重品牌效应集聚、彰显区域特色为主导思想,强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即:以龙头带动配套,以服务吸引龙头,推动服务业向纵深发展,吸引更多的品牌连锁名店投资沙北,形成投资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开发区经济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