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3月18日 星期

守卫路桥安全 护航经济发展
——全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综述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国志,副市长刘国勤部署流动治超工作。
货运企业治超座谈会暨涉超企业约谈会。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项瑞柱检查流动联合治超工作。
副市长刘国勤检查流动联合治超工作。
超限站检测车辆。
运输车辆过磅检测。
交通执法部门执法现场。
夜间突击执法检查。
流动联合执法检查。
切割改型车辆。
清理超限车辆。

本报记者 谢晓龙 通讯员 宁世杰 夏晓勇

这是一次特殊的行动:自2015年10月15日起,我市集中各方面力量,组织庞大的治超队伍,合力打一场“治超攻坚战役”;

这是一场特别的战斗:为遏制运输车辆疯狂恶劣的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确保全市公路桥梁建设成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大执法人员不辞劳苦,加班加点战斗在一线;

这是一份特别的成绩单: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今年3月初,全市固定和流动治超点共检测货物运输车辆55000余辆,卸载砂石等共计25000余吨,立案处理1240余件,切割车辆140余台,过境车辆超限超载猖獗势头基本得到了遏制,确保了全市公路桥梁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市治超工作得到了省、市两级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主要领导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尤其是去年10月29日,我市龙城超限站非法运输车辆恶意集中闯岗事件的及时有力处置,得到了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专题领导小组办公室高度重视,专期在《河南省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动态》上印发全省学习。

高度重视,为打赢治超“攻坚战役”提供坚强后盾

全市治理超限超载车辆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治理超限超载车辆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治超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高压严管、联合打击治理下,车辆超限超载猖獗势头基本得到了遏制,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治超工作高度重视。为加强治理超限超载车辆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和市政府分管交通副市长为副组长的治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

去年10月14日上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国志组织治超成员单位召开了全市治理超限超载车辆工作动员会议,副市长刘国勤在会上作动员讲话,对全市治理超限超载车辆工作进行部署;11月5日,市政府常务工作会议专题听取并研究了下一步的治超工作,对全市治超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11月12日,市政府组织各治超成员单位,专门召开治超专题会议,对全市开展流动治超工作进行部署。治超工作全面启动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门听取全市治超工作汇报,并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部署全市治超工作。

治超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推进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都牵动着市领导的心。去年12月15日,市长曹存正带领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视察北环路豫南口岸流动联合治超点治理超限超载车辆工作开展情况;副市长刘国勤先后多次带领市监察、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负责同志暗访超限站和流动治超点治超工作。

在发生恶意闯岗的第一时间,市领导深入一线指挥。去年10月29日凌晨5点多,龙城超限站发生超限超载非法运输车辆恶意集中闯岗事件后,副市长刘国勤带领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亲自协调指挥治安警、交警、特警支援配合,对恶意闯岗的26辆200吨左右的车辆予以控制,进行扣押;当月31日,接群众举报后,副市长刘国勤带领公安、交通部门的有关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控制扣押了4辆超限运输车辆,对超限车辆进行了卸载、切割处理。

主动作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治超工作的扎实开展

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把有效治超作为执法体制改革后的首要任务,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为全市开展治超工作打基础。

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较短时间内按照部颁超限检测站建设标准对超限站场地进行了硬化、标识完善、办公用房修缮、称重设备检修等,为一线执法人员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对讲机、计算机等执法必要装备,购置了流动检测地磅,统一采购了交通执法服装、执法用车,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治超工作的顺利开展。

开展摸底排查。组织执法人员对途径我市的涉嫌超限超载车辆的数量、车型、车牌号进行了登记,通过信息系统核实登记了车辆所属企业及个人的信息,掌握了在我市通行的超限车辆总数及相关信息,共计登记、核查涉嫌超限超载车辆1457辆(所属我市的有754辆,市外的有703辆),组织集中约谈了30余家涉嫌超限超载的运输企业。同时,在全市固定超限检测站治超工作开展过程中,又组织交通执法人员对途径我市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进行监测,为全市开展流动联合治超提供决策依据。

大力加强治超宣传。印制治超宣传页、《致司机一封信》,出动交通执法宣传车、执法人员深入到公路沿线、高速路口、运输企业场站等地,向运输企业、车主、驾驶员发放;在运输企业和主要交通主干道张贴《联合治超的通告》,进行联合治超宣传;在每个超限站所处公路两侧悬挂治超宣传横幅,沿途进行宣传;与市广播电视台、漯河网、漯河日报等媒体合作,适时宣传;定期印制《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简报》,邮寄给辖区广大运输企业,大力营造治理超限超载车辆的浓厚舆论氛围。特别是去年10月29日,我市龙城超限站发生超限超载车辆恶意集中闯岗事件后,及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有力地震慑了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企业、车主,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专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期在《河南省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动态》上予以印发,让全省学习。

多措并举,持续保持全市治超工作的高压态势

按照全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部署,公安、交通等治超成员单位密切配合,迅速行动。

开展固定联合治超。根据《通知》要求,交通执法部门积极协调联合超限站属地公安部门,抽调能力强、素质高的交通执法人员共计200余名,配备到全市各个超限站,依托固定超限站24小时分班联合执法。依法行政,严厉打击,对大型超载车辆实行“一律卸载”,对恶意闯岗超限车辆“一律卸载、扣车、切割”,始终保持治超工作的高压态势。特别是10月29日,我市龙城超限站发生超限超载车辆恶意集中闯岗事件后,公安、交通等部门快速反应,并出动大批治安警、交警、特警支援配合,对恶意闯岗车辆迅速控制,有力地震慑了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企业、车主。

开展流动联合治超。在巩固固定检测站治超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超限运输车辆绕行避检的突出问题,2015年11月14日,按照市政府部署,又在全市增设了4个固定流动治超点,市、县两级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积极联合属地公安部门,落实公安、交通联合执法机制,抽调精兵强将,迅速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超限绕行运输车辆。为预防重特大恶意闯岗、聚众围堵治超点、大面积弃车堵塞交通等突发治超应急事件,市政府指派武警部门给予支援配合,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巩固扩大了治超成果。

开展突击联合执法。心有不甘的部分不法超限运输分子为了逃避治理,紧紧抓住执法人员少、力量薄弱、路网发达、监管难度大的特点,利用发达的公路路网,夜间破坏公路设施逃避治理,有的则绕行偏远公路逃避治理。对此,交通执法部门对超限运输车辆绕行较为突出集中的路段及时进行摸排,多次组织市、县两级交通执法人员夜间开展突击集中执法行动,有力地打击了不法运输分子的嚣张气焰。

提高科技手段追踪打击。对我市境外和高速公路违法实施超限超载运输的车辆,按照省“执法信息抄告系统”分发至我市的超限运输车辆线索,交通执法部门及时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核实查证,收集相关证据,主动上门服务,追踪处理,实现省厅汇总一批、查处一批,逐步加大科技手段追踪打击力度,让超限超载运输违法分子无路可走。

成效明显,确保了全市公路桥梁安全畅通

自去年10月15日全市治理超限超载车辆工作启动以来,公安、交通联合执法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忠诚履职,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严厉打击,坚决做到对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不卸载到位不放过、不处理到位不放过,始终保持治超工作的高压态势。8月22日,市公路部门通过在北环路京广立交桥24小时实时监测,当天行驶北环路超80吨以上的涉嫌超限大型运输车辆为1002辆;11月3日,交通局执法处对北环路立交桥进行了24小时监测,当天通过北环路立交桥的大型超限车辆有109辆,通过固定超限检测站大力治理,与治超工作启动前监测到的数据相比下降了90%。而后,又经流动联合治超、突击联合执法、科技追踪处理等连续出重拳治理,有力地震慑了超限超载运输的不法分子,我市过境车辆超限超载猖獗势头基本得到了遏制,成效十分明显。截至今年3月初,全市固定和流动治超点共检测货物运输车辆55000余辆,卸载砂石等共计25000余吨,立案处理1240余件,切割车辆140余台,过境车辆超限超载猖獗势头基本得到了遏制,确保了全市公路桥梁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市治理超限超载车辆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治理超限超载车辆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还未得到根本转变。今后,全市治超工作将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出重拳严厉打击,坚决打赢治超这场“攻坚战役”,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安厅《关于加强交通、公安联合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设联合执法试点治超站,共同派驻警力和交通执法人员,明确各自职责,联勤联动、交叉任职,加强路面管控,提高执法效率,有效打击各类违法运输车辆行为。

提高治超科技含量。充分利用交通、公安科技信息作用,实现双方共享车辆和驾驶人基础信息,重点违法运输车辆和驾驶人交通违法信息,逐步实现道路运输车辆、从业人员、违法处理等信息互联互通。利用全省治超“四级联网系统”平台,及时将路面执法、检查(检测)数据信息抄告给对方,双方分别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对违法运输车辆、驾驶人、运输企业等单位和人员追踪处理,依法予以罚款、计分,全网打击。

开展异地跨区执法。对全市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执法环境较差的区域或超限运输车辆行驶较为猖獗的路段进行摸排,集中力量,重点整治,适时组织市、县交通执法部门实施跨区域执法、突击执法、联合执法,对属地运输“钉子户”实行异地处理,减少人为干扰,不断加大对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打击力度。

实施机动灵活治超。配合国、省干线固定超限检测站治超,组建机动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执法队伍,根据辖区内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运行情况,采取不定时、不定点的机动灵活方式,设置治超临时站点,全面加强对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让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无路可走。

持续高压固定治理。继续做好固定超限检测站治超工作,严格落实“五不准”、“十个严禁”、“六个一律”和“八项承诺”等纪律,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坚决做到对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不卸载不放过、不信息抄告不放过、不处理到位不放过,持续保持高压治理态势。

(本版图片由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处提供)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