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晓龙
通 讯 员 孙海强
“现在到菜市场购物,真是放心多了。随着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监管,使得市场经营进一步规范,避免了缺斤短两,假冒伪劣产品无处遁形。如果遇到质量问题,还可以拨打‘12365’热线,进行质量申诉,做到了便民利民。”“3·15”期间,在沟张农贸市场购物的徐女士表示,质量提升点燃了大家消费的热情。
质量建设连着民生,更连着民心。计量作弊、缺斤少两等计量侵权现象正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为拉动市场消费,市质监局结合职能,综合运用标准、品牌、计量和质量监督等手段开展“四项行动”,深入集贸市场、超市、企业等处开展检查和执法行动,以质量提升提振市民群众的消费信心,进而促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
一是“标准引领”行动。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着眼市场需求,引导企业淘汰落后标准,导入先进标准,推动企业产品转型升级。完善服务指导机制,定期邀请标准化专家到企业进行培训,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组织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将标准化理念贯穿到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的各领域。
二是“品牌提升”行动。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大力开展“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本年度培育市长质量奖3家、县(区)长质量奖6家。引导企业弘扬“工匠精神”,开展精益生产活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联合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严惩质量品牌违法行为,对“冒牌”、“傍牌”产品露头就打。利用“12365”热线平台,积极受理消费者的各种质量投诉,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金质护农”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对农资企业和市场进行质量检查,及时查处群众投诉的农资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发挥技术优势,组织“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检测活动,为农民开展免费检验,提供农资消费指导。
四是“计量惠民”行动。开展民生计量进商场活动,对全市的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进行计量检查。进一步完善集贸市场在用衡器“四统一”管理工作,提升集贸市场在用衡器“四统一”示范点的服务质量。培养一批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在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饮业、商店、医院、眼镜店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抓好企业的诚信计量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