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三川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儿童的健康牵动着一家人的心。儿科患者表达能力弱、治疗配合程度差,需要护士仔细观察病情,耐心守候监护。在我市卫生医疗行业中有这样一位二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辞辛苦,视患如亲的儿科护士——市中心医院儿三科护士长吴春芳。
在儿科病区内,她是无私奉献、保障患儿健康的“守护神”;“非典”肆虐时,她是勇担重任、抗击疫情的“排头兵”;汶川地震后,她是奔赴灾区、积极救援的“急先锋”;患儿家属中,她是经验丰富、令人放心的“一扎准”。
执著从医路
危难之时担重任
在市中心医院,只要提起吴春芳,大家会立刻想到那文弱、清秀的身影,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这瘦弱的身体里蕴藏的坚强与韧性。
2010年3月,手足口病疫情暴发,她接到指令出任我市唯一定点救治重症手足口病的市中心医院儿三科护士长。科室组建之初,由于人员少、任务重,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又因收治的每一位病人都是传染性患儿,整天穿梭在病房里,接触患儿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很容易被感染,加之患者年龄小,突发事情多,且病患家长情绪激动,护理工作更是难上加难,面对这样一个“急、难、险、重”的岗位,她没有退缩,也没有迟疑,迅速理清思路,查阅大量资料,收集救治护理经验,配合科主任制订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带领科室护士坚持每天1小时学习制度,边工作、边总结、边培训,短短几个月,打造出一支精干的护理团队。几年来,在她带领下,护士们严格执行工作流程,严格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制度,耐心指导和教会患儿家属手卫生防护,病区未出现一例患者交叉感染。
“有一年春季手足口病高发期,仅重症患儿就达200多个,每个患儿在进入重症监护室前都要经家属签字同意。很多家属不了解治疗程序,拒绝签字,有的甚至感到治愈无望,号啕大哭。工作之余,护士长吴春芳带领我们反复为家属做思想工作,扭转其观念,为患儿的及时抢救治疗打下了良好基础。”护士李艳阁对记者说。
倾情为患儿
医患和谐美名扬
身为儿三科护士长的吴春芳,时常利用科室晨会、学习会的机会,将自身所学和多年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护士,“手把手”地教她们处理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儿童治疗过程中配合程度差,加之患病后焦躁不安,为患儿扎针输液就成了令许多护士的“头疼”事。对于这样的情况,吴春芳亲自做示范,反复教授她们静脉注射时怎样选择血管、怎样进针、如何避开关节处等。吴春芳巧妙的手法往往一针就能注射成功,减少了患儿痛苦,受到家属的赞誉,称她为护士中的“一扎准”。
在护士岗位上,吴春芳用心呵护患儿,练就了精湛的护理技术,赢得了患儿和家属的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她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除了要有过硬的临床护理技术外,在治疗中充分与患儿沟通,与其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也很重要。通过柔声细语的交流,细致入微的呵护,消除患儿的恐惧情绪,使之能够不哭不闹,配合治疗,这在家属看来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在对科室护理团队管理中,吴春芳积极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理念,带领科室人员开展“假如我是患者”主题讨论,利用工作之余学习“护士职业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普通话的推广”等。2010年,她带领的护理团队参加医院组织的护理礼仪大赛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尊重、理解、关怀患者的基础上,还为患者免费提供各种书籍、针线包等温馨、周到的人性化服务,用爱心抚慰伤痛中的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护患关系、医患关系。
致力医疗事业
不懈拼搏铸辉煌
为更好地照料患儿,吴春芳时常在病区打“持久战”,特别是换季儿童多病时期。她几乎天天中午在办公室吃饭,夜晚累了就在屋里和衣而睡。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半夜,只要患儿和家属需要,她都随叫随到。
吴春芳对护理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参与社会医疗事业也充满了热情。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急需医护支援,吴春芳谎称外出学习,瞒着家人写下“志愿书”,主动要求到“抗非”一线发热门诊服务,隔离工作了几十天,直到疫情解除后,家人才得知实情。
2008年,汶川地震,吴春芳主动请缨,随我市医疗队赴灾区救援。灾区余震不断,疫情频发,吴春芳每天背着近30斤的药箱和器械战高温、冒酷暑,她接连腹痛、腹泻、呕吐,累倒在山路上。救灾指挥部的领导安排她输液治疗,她却从不离开医疗队,每天吃药坚持。在灾区的40多天中,她始终巡诊在救灾一线。
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吴春芳善于总结所知所学,不断进行学科探索研究。从医多年来,她先后在省级及以上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主持开展的科研项目“早产儿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通气临床应用研究”和“EV71型危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中PEEP的应用研究”分别于2008年、2013年荣获我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付出就有回报,吴春芳在工作中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了同行和社会的认同。为表彰其在医疗行业中的突出贡献,她先后被评为“漯河市三八红旗手”、“漯河市十佳护士”、“漯河市优秀党员”、“漯河市十佳市民”、“漯河先进援建员工”,在全市卫生系统举办的“漯河市护理技能竞赛”中获第三名并连续多年被市中心医院评为“优秀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