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3月25日 星期

让学生自由快乐成长 ——郾城区实验小学系列报道 德育篇


郾城区实验小学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德立教,特色兴校”的理念,始终以“文化立校,质量兴校,品牌强校,科研促教”为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思想,走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道路,打造中原名校。

■本报记者 陈全义

“今天,我要夸的是我班乐于助人、努力向上的李洋行……”3月21日上午,郾城区实验小学升旗仪式上,五(4)班的刘家溢在演讲中夸本班同学。“夸夸我的好同学”是该校升旗仪式的内容之一,别具一格的德育方式引起记者的浓厚兴趣。该校政教处主任郭艳辉表示,让学生夸夸自己的好同学,能够弘扬正能量。

经典诵读

开展特色教育

学校秉承“德智体立本,真善美做人”的校训,以德育为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经典特色教育,着眼学生终身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快乐成长。

在升旗活动安排表上,记者看到该校每周都安排了经典诵读内容,本学期的内容是《笠翁对韵》。郭艳辉告诉记者,经典诵读是该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学校将经典诵读常规化,每周一升旗仪式上,除了安排国旗下演讲,还安排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文化内容。

经典诵读与育人紧密结合。学校坚持经典诵读进课堂,各班每周都有一节经典课;班级定期举行诵读报告会,学生或展示诵读成果,或交流读书心得;学校每学期都会对经典学习情况进行验收。同时,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举办大型经典诵读活动;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校报、板报、橱窗、班队会等阵地对学生进行经典特色教育;建成“经典文化长廊”、“古韵诗林”、“蒙学走廊”,营造良好的经典文化氛围。学校通过读经典、诵经典、讲经典、演经典、用经典,教学生修身立德、求真向善,达到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成长、在诵读中发展的目的。

郾城实验小学是郾城区经典诵读的示范学校,两次成为全市经典诵读比赛的主会场。学校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全方位诵读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更加热爱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责任分包

创新养成教育

记者在采访该校校长陶灿功时,一个小女孩敲门进来,向校长礼貌问候后,径直走到窗前,摸了摸窗台说“可以”,然后礼貌退出。陶灿功笑着告诉记者,这是学生在检查卫生。话题自然谈到学生的自我管理,陶灿功表示,学校在开展“责任分包、量化积分、明星评比”等活动,通过这些形式促进养成教育。他认为,养成教育在教育细微之处见精神,鲜明主题的引导作用、适合少年儿童的教育管理形式、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手段是养成教育的着力点。

学校的具体做法:各个班主任给每个学生分任务,有的负责卫生,有的负责纪律,在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以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班会上进行小组评价,然后进行班级评价,评选出各种各样的小明星,如进步明星、诵读明星等,找出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学生树立自信,不断进步。学校还开展“文明高雅从安静开始”活动,将“室内不吵,楼上不跑,不扔垃圾,主动问好,注意听讲,路队走好”24字作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让学生牢记集体意识,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

学校坚持以班级管理为重点,立足纪律卫生、责任分包、明星评比、推普工作、安全教育、公物使用、感动实小人物评选、活动完成情况等方面开展竞赛,全面评价班级管理成效。为强化教育效果,学校采取“日检查、周公示、月总结考核”制,以突出过程、强化展评、总结激励的工作思路使班级管理有章可循。这些措施对促进班级你追我赶,树立先进典型,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起到了良好作用。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郾城区实验小学以优质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赞扬,先后荣获“省未成年人文化经典诵读示范学校”、“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市文明单位”、“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市经典文化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