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卫生健康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3月25日 星期

走上发展“快车道”
——记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漯河市妇幼保健院)骨科
市第三人民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全收察看患者病情。
本报记者 杨三川 摄

■本报记者 杨三川

近年来,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漯河市妇幼保健院)骨科持续创新发展,科学细分专业,对于创伤、关节、脊柱等方面诊治愈加精细化、专业化,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我市骨病患者群体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科室主任王全收自1990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后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在创伤骨科、手外伤功能重建、胸腰椎腿病疾病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的经验。在他的带领下,市三院骨科从康复理疗到关节镜治疗,再到及人工关节置换,针对患者不同病情阶段的需求开展了序列诊治,系统化的治疗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注重团队协作

加强专业学习

2015年12月份,临颍县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太太慕名到市三院骨科就诊。当时,她已经三年无法直立行走,双腿关节变形明显。经过CT诊断,其双膝关节软骨缺失、关节间隙极度狭窄,属于双膝关节重度退行性关节炎,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为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王全收与科室医生进行了多次会诊,认真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并制定了两套手术方案,一是通过两次手术分别对患者左右腿膝关节进行置换;二是整体手术,一次两膝置换成功。考虑到患者已七旬高龄,身体耐受力较差,经过反复论证,科室决定一次完成手术。一次置换两膝的难度较大,医护人员对手术步骤进行了多次细化、模拟,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最终成功实施了手术。术后,患者经过一星期的恢复,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双下肢活动自如,两周后出院。

王全收说:“在复杂性手术过程中,骨科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有条不紊,证明了骨科团队具有良好的协作能力,也得益于我们平时不断学习提升技术水平。”先进的医疗技术是治愈患者的保障。为提升医疗水平,加强医护人员学习,科室每周五下午召开学习会,医生轮流进行讲座交流,对工作经验、所学技术进行分享交流,并对当周患者的情况进行汇总。

“一直坚持业务学习是我们科室的优良传统,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医生收治的患者会越来越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才能促进自身的治疗水平快速提升。”王全收表示。在不断学习的同时,该科室严把医疗质量关,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医院各项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近三年来未发生一例医疗纠纷事件。

提高专业化程度

促进骨科全面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市三院骨科对疾病诊治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当前已细分为创伤、关节和脊柱三个专业组。其中,创伤骨科主治骨折、脱位、断指、断肢以及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尤其擅长治疗骨折不连接。关节、脊柱专业组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疼、麻木瘫痪(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脊柱感染、脊柱滑脱、脊柱骨折脱位等)、关节骨折、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病、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关节镜手术等。

目前,骨科有45张床位,医护人员17名。拥有先进的进口关节镜、美国GE“C型”臂X光机、德国蛇牌骨科动力系统、日本奥林巴斯手术显微镜、床旁移动式X光机、骨科手术床及骨科康复床等一大批先进的专业设备。

近年来,治疗严重多发骨折伤救治、肌皮瓣的应用、人工全髋(膝)关节置换、脊柱骨折椎弓根内固定、序列微创措施治疗老年退行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症及股骨头坏死症也成了该科的特色治疗技术。骨科手术主要矫治各种先后天肢残畸形(脑瘫后遗症矫治、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多指及多趾去除、并指分开及手外伤的功能重建等)、骨肿瘤的保肢治疗。

科室成立至今,先后开展新技术20余项,多数达到了省内、国内先进水平。在四肢多发骨折的急救处理,关节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关节镜手术,先后天肢残畸形矫治等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骨科凭借过硬的技术、人性化的服务、合理的收费,吸引了我市及周边地区大批患者慕名就诊,在广大患者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科室主任王全收现任省骨科医学会创伤学组委员、市骨伤学会副主任委员,市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