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晓龙 通讯员 张长盈
市公交集团
圆满完成换届工作
公交集团成立,市长曹存正为公交集团揭牌
第二届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成员合影
第二届经营班子成员合影(左起三为公交集团总经理王克喜)
市人大、市政府调研组调研公交事业发展
市领导乘坐102路公交车
2016年5月11日,在漯河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公交集团)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漯河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经过精心安排,规范运作,公交集团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产生了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李运生当选为公交集团第二任董事长,薛利军当选为第二任副董事长,魏爱营当选为公交集团监事会副主席。聘任王克喜为公交集团第二任总经理,聘任薛青山为公司顾问,聘任黄彬、王振旭、韩伟淼、张立峰、师智勇为副总经理。
上午8:30分,换届工作开始,首先召开联席会议,本次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项瑞柱,党委副书记唐峰,市财政局、城投公司、市客运办相关领导以及公交集团全体股东、第一届经营班子成员参加会议。会上,项局长高度肯定了公交集团三年来的工作,对本次换届工作提出了要求。会议接受了公交集团第一任董事长李耀锋辞去公交集团董事长的报告,选举了新一届公交集团董事会成员。
联席会议结束后,相继召开了换届工作动员会,职工代表大会,股东会,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书面提交了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报告,听取并审议了第一任总经理的工作报告,选举刘春霞、周建华为第二届监事会职工监事。
11日下午,召开了公交集团董事、监事及中层正职以上管理人员工作会议,对副总经理人选进行了民主推荐,随后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批准,聘任黄彬、王振旭、韩伟淼、张立峰、师智勇为集团副总经理,确定了以王克喜为总经理的新一任经营班子。
最后,召开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联席会议,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副主席相继发言。新一届公交集团领导集体将坚决按照市政府公交改革政策要求,继续深化我市公交体制机制改革,做好公交场站建设,双层大巴、新型节能环保线路开通,原有节能环保线路调整等工作,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保持公交良好形象,为实现我市公交行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时代的发展为沙澧大地带来巨变,漯河公交事业在改革中阔步向前。三年栉风沐雨,三年攻坚发展。如今,漯河公交犹如流动在沙澧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变得愈加夺目和耀眼。
这三年,漯河公交整体面貌根本好转。从一个群众不满意、服务质量差、存在问题多的民营公交转变成了一个政府高度支持、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干部职工高度团结的公益性事业。101、102、103、105、106路获得“市民群众满意公交线路”;
从一个多家经营、无序竞争、少数车辆拒载老年人、负面影响大的公交市场,转变成了一个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具有良好营运秩序和优质文明服务的公交乘车网;
从一个车辆设施落后,没有大型公交车,没有空调车,整体面貌严重滞后于省内多数城市的公交环境,转变成了一个节能环保公交车覆盖市区,城市公交全部实行刷卡乘车,群众乘车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环境。
从一个运营秩序混乱、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差的散漫式管理体制,转变成了一个机构合理、程序明确、职责明晰、制度健全、人人争先、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
从一个干部职工待遇低、意见大,不稳定因素多,一盘散沙的公交管理队伍,转变成了一支高度团结,干部职工思想稳定,干事创业积极性空前高涨,奉献精神、担当精神、主动意识、责任意识高度增强的管理集体。
三年时光,在发展的长河中转瞬即逝,但对于漯河的公交事业来说,是能够载入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年。这三年,漯河公交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质的提升!
三年发展成果丰 群众出行更便捷
三年来,漯河公交事业完成了全民营公交向政府主导的公交集团的转变,运营线路不断增加,管理及服务不断优化,现代公交事业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
目前,市公交集团共有营运线路35条,正常营运公交车766辆,线路总长度993公里。其中101、102、103、105、106、201、202七条线路日发班次700多班,日运营里程近3万公里,日运送乘客2.5万多人次。
2013年,开通了101、102、103三条大型节能环保公交线路;2015年,市财政投资1000多万元,对原77路、22路、2路进行改造,开通了201、202两条公司化运营线路;年底,利用中央、省财政对新能源车辆补贴政策,市财政投资近3000万元,购置60台气电混合公交车,开通了105、106公交线路。目前,市公交集团公司化运营线路达到7条,大型节能环保车辆125台,中型燃气动力车辆40台,为下步实现公营为主、民营补充公交管理体制探索了经验。
公交IC卡在我市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已经有20条城市公交线路、近500辆公交车实现了刷卡功能。公交IC卡销售量突破6万张,平均日刷卡量2.7万次。2015年11月,公交IC卡与全国72个城市和郑州地铁实现了互联互通。
推动了民营公交的更新换代。对18路、56路等民营线路进行了车辆更新,由于市政府对公交行业的支持,降低了所有民营线路管理服务费,稳定了民营公交市场。
在郾城区龙江路开工建设了占地75亩的、区划之后第一座公交综合场站,建成后可有效解决公交车辆换乘、停放、维护、公交集团办公等困难。
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乘车补贴、经营性政策补贴、节能环保车辆购置补贴等项目纳入了财政预算。
同时,市公交集团打造了一支高效的管理队伍和驾驶员队伍建设,运营秩序显著规范,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基本杜绝了老年人乘车难、乘车遭冷遇现象,各线路公交车保持了干净整洁的车容环境,公交车乱停乱靠、忽快忽慢、长时间等客等不良现象得到根本治理,群众乘车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攻坚克难促发展 砥砺奋进创辉煌
三年来,市公交集团始终坚信公交改革的正确性,严格按照市政府公交改革政策,坚定不移地推进公交改革工作。
三年来,市公交集团始终坚持服务公交改革发展大局,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作为、苦干实干,将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股东的投入,变为推动公交事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一心一意干实事。
三年来,市公交集团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受了一次次考验,始终在“政府主导,公益优先”的正确轨道上前行。
三年来,市公交集团夯实基础,为公交发展积累了强大后劲,为最终实现公营为主、民营补充的公交发展格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年来,市公交集团实现了公交公益性的有效回归,为服务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和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贡献了最大力量。
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几年来,市长曹存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雷建民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市公交集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鼓励,这都鞭策和激励着市公交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做好下一步的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合力推动全市公交事业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
公交事业再提升 漯河公交大格局
2016年,随着解放路大桥、太白山路沙河桥、太白山路澧河桥的开通,漯河公交有望再增加两条大型环保节能公交线路107/108路,再增加车辆延长两条公交线路(102/105路),同时调整优化部分公交线路。届时,102路将经沙澧产业集聚区延伸至高铁站,105路将经淞江产业集聚区延伸至高铁站,107路由漯河西南出发经解放路大桥至漯河西北,108路以双向“8”字形在铁路以西几条主干道穿插迂回。
漯河东北方向许慎文化园、召陵区政府及黄河路、太行山路沿线居民乘坐101路,东南方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汇工业园、湘江路沿线及西南方向柳江路沿线、沙澧产业集聚区居民乘坐102路,东城产业集聚区、中心医院及人民路、汉江路沿线居民乘坐103路,西北方向会展中心周围近10个居民小区和大河花园、天鹅湖居民乘坐105路,都可直达高铁站。
2016年底,漯河将形成“三横”(101/102/103)、“三纵”(105/107/201)、“两弧”(106/202)、“两圆”(108路)、“一线”(高铁站至火车站双层公交大巴)大公交格局,市民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市公交集团七条公司化线路图
新型气电混合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