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5月20日 星期

善行漯河 大爱无边


■丁 扬

梦想,犹如漆黑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了我们向未来前进的方向。国家有梦想,中华民族才能强大昌盛;我们有梦想,携手共创幸福生活才有力量。

作为漯河市穆斯林爱心服务队的一员,在“全国助残日”前夕,我和服务队的其他成员一起来到了源汇区博爱学校,为这里上学的孩子们送去了鸡蛋、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和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把关爱送给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孩子们非常高兴,欢快地叫着“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并为我们表演了舞蹈《感恩的心》,看着他们真诚的演绎,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他们是一个渴望社会关爱的群体,同时也希望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只有我们民族团结一心,文明的火种才能够在社会中永远传递下去;只有我们继续发扬无私奉献和关爱互助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才能实现。一些善行,可能会改变残疾孩子的一生;一些善行,可能会影响其他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一些善行,一定能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振兴。

爱心、善行还体现在坚守岗位、不辞辛劳地为社会奉献中。从沉睡中醒来的漯河,显得格外安静美丽,环卫工人身着橙黄色制服,手持扫把、撮子在马路上、小巷里清扫街道。他们把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大街收拾得井井有条。然而,他们起早贪黑,辛苦劳动,有时候却连顿早餐都舍不得吃。面对这些朴实的父老乡亲,我每周都会抽空去“爱心粥屋”帮忙,为他们准备免费的早餐,让他们吃得饱、吃得好,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温暖,让他们能够因为感受到善行而更多地行善。环卫工人张大爷告诉我,社会对他们的帮助,他无以为报,只有活到老干到老,打扫好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点小贡献。这,难道不是全民族共筑中国梦的点点滴滴么?这样和谐美好的行为,怎能不让漯河越来越美丽,怎能不让正能量充盈你我心间?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突飞猛进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大大小小的善行仿佛雨后春笋般布满全城,各个民族的志愿者像春日的繁花绿叶一样愈来愈多地点缀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让普通民众感受到和煦暖意,看到了更加美好的家园。

“善人者,人亦善之。”一桩桩小事、一次次善行,发生在我们身边,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能够善行满城,就能够善行天下。也只有全民族携起手来,努力弘扬民族精神,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振兴,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源汇区委党校)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