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三川
在今年我市举办的“5·12”国际护士节“漯河最美护士” 评选中,漯河医专二附院(市骨科医院、市五院)ICU(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赵春红被授予“漯河最美护士”称号,荣誉的背后是她在护理岗位二十年的辛勤付出与执着坚守。
身着白衣,脚步匆忙,昼夜交替,四季轮回,始终改变不了她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决心。走上护理岗位二十年来,她陪伴、关心、照顾最多的是素昧平生的人,离开时,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却把她当作亲人和朋友。
勇于探索实践
提升服务水平
“护理工作不单单是照顾患者,也是一门专业化程度较高,不断发展的学科,饱含着护理人员的耐心、爱心与关怀”。赵春红说。自1996年工作至今,她先后在漯河医专二附院(市骨科医院、市五院)骨科、急诊科、内科等多个科室工作,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和不断地学习进取,技术精湛,业务娴熟的赵春红很快就成了医院护理队伍中的佼佼者。在2015年省卫生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中,她荣获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是医院乃至我市医护工作者在该项考试中取得的最好成绩。2008年,赵春红通过竞聘上岗出任ICU护士长,作为管理者又是护理学科的带头人,她时刻关注护理前沿技术,先后开展了静脉高营养的配制及密闭式吸痰术、中心静脉压监测术、有创血压的持续监测术等多项新技术,她勇于探索和创新,填补了单位多项业务技术空白,通过提升护理质量,为保障患者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工作尽职尽责
一切为了患者
2014年,29岁的市民沈女士因产后大出血,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肺栓塞,转院到漯河医专二附院(市骨科医院、市五院)。当时患者意识不清,生命垂危,全身浮肿,家属对医护人员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甚至拒绝支付医疗费。赵春红非常理解患者和家属的感受,她一边安慰他们,一边焦急地想办法。“假如我是患者家属,我该怎么办?”想到这里,赵春红替这位素不相识的患者担保了一万余元的前期治疗费。
同事知道后,都替她捏了一把汗,倘若病人治疗效果不好,或者后续不配合治疗怎么办?赵春红不担心这个,她担心的唯有患者的安危,她想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护理好患者,让她早日康复,在科室医护人员的通力配合下,经过积极治疗,悉心护理,沈女士的病情明显好转。欣喜不已的家属去缴纳治疗费时,才知道护士长赵春红替她们担保了费用,沈女士家属满怀歉意去感谢她时,赵春红只是说:“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这是我应该做的。”
由于ICU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工作强度和压力都非常大,担任护士长后,赵春红变压力为动力,经常加班工作,时时为患者着想。2014年春节,科室急诊入院一骨盆骨折、多发肋骨骨折、双肺挫伤、双下肢骨折的危重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全身布满鲜血和污物。接到病人后,她以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对病情作出判断,为病人进行监护、建立五路静脉通路、采取血标本、止血、清理血迹污物,为患者补液、输血……把患者送入手术室时,节日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疲惫不堪的赵春红这才想起等着自己回家过年的女儿。
加强团队建设
推动专业发展
作为护士长,赵春红敢于严格管理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她虚心听取科室护士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健全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制订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规范重症患者护理文书的书写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来转变护理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值班安排中,她打破单一的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及每日排班制,根据人员的年龄、经验、能力合理组织每天的工作人员。同时,她每周五把下周的工作进行安排,根据科室当日实际病人数与病情的复杂及严重程度进行调整,及时通知,高效利用了人力资源。
科学的管理确保了重症医学科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也减轻了科室人员的工作压力,保证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作为护士长,赵春红十分注重护理团队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科室坚持举办护理知识讲座,她将多年护理经验和所学所知传授给年轻护士,还推荐优秀护士外出进修。在她的带领下,护理人员的凝聚力、“战斗”力、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护理团队中形成了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的良好风气,在该院举行的护理理论和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成为医院获得荣誉较多的护理团队之一。
二十载执着坚守。任凭岁月变迁,不变的是她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对患者的全心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鼓励其在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赵春红多次被评为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漯河医专“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医院“优秀护士”和“先进工作者”。她所带领的护理团队曾荣获医院“先进科室”和“巾帼英雄先锋岗”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