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重拳出击 全面施策
在全市环境治理攻坚战中,尽管大部分县区、部门表示支持和理解,但仍有个别单位和企业心存侥幸。对此,我市坚持以“零容忍”态度,重拳出击,全面施策。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是控尘。出台《扬尘污染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开展为期七个月的扬尘集中整治活动,严格控制城市道路扬尘,开展堆场扬尘专项治理。二是控车。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在市区主要入市口联合执法,全力查扣非法渣土车辆,把各类黄标车、无标车、无覆盖货运车辆一律封堵环城路以外。三是控污。严格控制高污染燃料,抓好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抓好饮食服务业油烟治理。
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强化重点排污企业监管。依据河流水质目标要求,凡达不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一律采取限产、限排或停产治理措施。二是深挖污水处理厂的净化潜力。5条不达标河流流域内所有污水处理厂开足马力运行,采取生物增效等强化处理措施,使出水水质低于相应河流考核目标值。三是加大生态补水力度。实施“引沙入黑”、“引沙入颍”生态调水运行工程,对其他不达标河流,由沿河责任县区政府负责,启用沿河所有取水设施实施河流生态补水,推动河流水质持续改善。
光“严”不够,还必须“实”。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成立三个执法小组,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执法检查和环境违法企业的查处力度,2016年4月以来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违规企业56家,其中立案37起,已下达处罚决定30起,罚款金额32.12万元;按照新法新规新标查办环境违法案件19起,分别为查封扣押7起、限产停产1起、未批先建11起。
一张张污染现场的真实照片,一个个污染问题的直面查办,着实让问题县区、企业负责人红脸出汗。
是攻坚战 更是持久战
一系列硬举措,紧紧抓住了环境污染治理的“牛鼻子”,力度大、措施实打通了治污工作的重点环节,全市水和大气质量呈现积极改善趋势。
污染防治,要治标更要治本,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对比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还有很大差距,PM10、PM2.5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水环境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环境执法力度仍有待加大。
下一步,我市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不计成本、不惜代价,把抓好环境保护作为当前事关全局的一项中心任务,采取最严格的环境保护举措,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继续狠抓大气污染治理,深入开展不达标河流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尽快扭转我市污染防治工作的被动局面,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持续好转,坚决打赢环境保护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