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面对大家的称呼,胡春祥只是笑笑而已。
自我突破成就“胡式风格”
在胡春祥的笔记本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如果你的孩子不麻烦你了,他(她)已经长大成人了;如果你的父母不麻烦你了,那他们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如果你的爱人不麻烦你了,他(她)可能就去麻烦别人去了。这段文字还被他做了重点标注。
“关于预防工作的创新问题,怎么创新?什么叫创新?创新就是想别人没有想过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想要在工作上创新,你就必须不断地用工作来麻烦你自己,如果工作中没有麻烦你的事情,那么你的工作已经没有意义了……”在今年年初该院举行的全院会议上,胡春祥做代表发言,又将这段关于麻烦的文字作了进一步解释,这样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的确,胡春祥是个特别不怕麻烦的人。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胡春祥积极探索预防犯罪工作的新路子。他建议办理的每一起职务犯罪案件,都坚持做到“五个一”,即教育犯罪嫌疑人写一份悔过书,与发案单位共同分析一次发案原因,提出一份书面检察建议,上好一堂法制教育课,搞好一次回访考察。他还针对易发、多发职务犯罪和权力集中、容易发生权力滥用的行业和部门,建立了预防协调组织,初步形成了职务犯罪系统预防网络。
在胡春祥的努力下,召陵区人民检察院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但让群众受到了教育,而且促进了反贪工作的开展。一些受到教育的群众主动向他提供案件线索,举报犯罪事实。近年来,仅举报信息他就收到40余条,经过筛选、排除误报等,有6起通过举报的腐败案件受到查处。
预防调查工作是一项创新的预防业务实践,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一项重点业务,既加大了预防工作力度,拓展了检察工作领域,又提升了预防工作的地位。但起初部分干警对预防调查工作缺乏系统的了解,认为办案是硬指标,搞预防调查是“凑热闹”,是“自己开荒种地,别人收割果实”,工作进取状态不佳。对此,胡春祥在市人民检察院主管业务部门宣传、培训的基础上,打开思路、创新观念,开展了“预防调查工作怎么办”大讨论。
经过大讨论,大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近年来,该院共开展预防调查事项18件,从处理情况看,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16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10件,移交反贪部门立案查处4件。
不仅如此,近年来,胡春祥写出的预防对策调研报告被批转3次,建立预防警示教育基地4家,为6家单位健全了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损失百余万元。胡春祥不怕麻烦的劲头,也带动了整个预防团队,在他的带领下,该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干警不断开拓创新。为让群众尽享“互联网+”便利,今年该院着手开通“行贿犯罪档案”网上自助查询系统,实现预防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
“鸡汤导师”的更大梦想
风趣幽默、引经据典、以案释法、通俗易懂是胡春祥讲课的特点。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和不间断的掌声,在轻松的氛围中让人受到启发、有所感悟。
经常听他讲课的人都说,听他讲课越来越有意思、越来越受教育。确实,胡春祥的讲课与前几年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在讲课中会融入更多人生感悟,大家称他为“鸡汤导师”,说每听一次课都是一次人生的升华。
“现在很多人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不满足、攀比,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接触不到快乐的东西,私欲逐渐膨胀。”胡春祥说,正视自己、超越自己的方法很多,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宣讲就是引导大家接触更多的正能量,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上增强抵御腐败的免疫力。
胡春祥讲课从来不给单位提什么要求。有时候,邀请单位看他讲课辛苦,感到过意不去,就想留他吃饭,可他总是以种种方式推托。人们经常开玩笑说:“在课堂上看见你,下课后一不注意,你就消失了。找你讲课容易,请你吃饭真难。”
“人要知足,不知足没有幸福感,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在聊到多年来工作的体会时,胡春祥说,自己是知足的,上课、学习、做预防调查,下班带孙子、给家人做饭,他的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
胡春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是中学退休教师,家里有一个一岁多的小孙子,虽然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但他还是把心思扑在工作上。妻子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忙碌,他说工作是一种乐趣,趁着退休前多上几堂课,多挽救几个人。最让他放心不下的还是他退休后的接班问题,他每次上课都会带着年轻干警,想从他们中培养个放心的接班人。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地球那么圆,我想去走走。”说到退休以后的工作,胡春祥说,以后退休了,就多带着家人出去走走,再做做义务讲座,传播真善美,传递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