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海波
“全体干部职工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体,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受益者。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提高精神文明意识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城投公司”)党组成员、工会主席樊柏枝对记者这样说。
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文明意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呢?尤其是怎样才能让广大干部职工乐于参与,积极主动地参加呢?“开始的时候,我们以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开展,但很快发现这样下去引不起大家的兴趣,导致效果也是事半功倍。为此,我们与广大干部职工交流沟通,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结合传统的教育开展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樊柏枝介绍说。
学习教育齐上阵
市城投公司作为省级文明单位,一直把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提高精神文明意识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公司成立之初,就经常开展系列学习和讲座活动,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后,市城投公司的学习和讲座更加系统化,知识性和趣味性更加突出,吸引了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倾心投入。
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除了开展规定的学习活动外,市城投公司还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干部职工自选书籍阅读,然后交流读书心得;召开廉政谈话会,开展知识竞赛,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反腐倡廉专题讲座、交通安全教育讲座、诚信教育讲座、安全工作讲座、幸福婚姻家庭讲座以及系列道德讲堂活动;还通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到革命圣地接收党性教育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工作,帮助广大干部职工迅速提升和提高。
在举行这些活动时,市城投公司特别注意内外结合,比如在开展一些讲座时,会邀请行业内比较知名的专家进行授课讲座,让广大干部职工汲取外面的先进经验;在开展系列道德讲堂时,会选择工作在大家身边的好人、道德模范、先进人物等进行讲述,立足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传统文化不忘记
如何更好地让广大干部职工享受传统文化的美好,用传统文化帮助大家提升精神文明意识?市城投公司牢牢抓住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机会,利用传统文化提升干部职工文化修养,增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决心。
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中,市城投公司结合共建村——舞阳县九街镇牛赵村、召陵区青年镇枯河村开展了“迎新春、送灯笼、送道德春联”行动,赠送给两个共建村40多顶灯笼,80多幅道德春联。春节期间,两个村路边街头及村委会挂起了一串串 “爱国敬业”、“法治平等”、“和谐友善”等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红灯笼,一幅幅道德春联也被村民贴到自家门框上。在让共建村民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怀的同时,也让市城投公司的干部职工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在“我们的节日·端午”、“我们的节日·中秋”、“我们的节日·重阳”等活动中,市城投公司或来到福利院,为福利院的孩子们送上香甜的粽子;或到敬老院里陪老人们说话聊天,为他们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在这样的活动中,市城投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洗礼,帮助他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包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文明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樊柏枝这样说。
寓教于乐聚心力
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如何吸引广大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参与,一直是市城投公司创新的重点之一。“传统的方式很没意思,坐在那里听讲,要是讲得好还有兴趣听听,要是讲得不好真是瞌睡。”这是采访时一位市城投公司职工告诉记者的话。这句话可谓是很多人的心声。
为了吸引大家参与,市城投公司通过举办趣味运动会、参加全市爱国歌曲大合唱比赛、举办“文明河南,文明中原”电影周末晚会、“勤俭节约,文明餐桌”等活动吸引干部职工参与,把各种理念融入趣味性的活动中去,让大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得到了教育,领会了精神,锤炼了团队凝聚力,促进市城投公司的业务发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市城投公司董事长王文忠说:“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形式灵活。只有拓宽思路与视野,善于运用开放性思维,借助有效载体,从观念、形式、方法、手段上不断创新,才能吸引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更好地激发起人们崇德向善的道德情感,使文明之花开放得更加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