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26日在老挝首都万象落下帷幕。值得注意的是,东盟各国外长发表的联合声明对南海仲裁案只字未提。
个别国家利用此次会议再次炒作南海仲裁案的企图为何没能得逞?中方就解决南海问题所秉持的理念和立场为何得到广泛支持?在这背后,又有怎样一番较量?
宁静的万象,山雨欲来风满楼
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首都万象是一座安详、宁静的城市。然而,此次会议前,大批外国记者蜂拥而至,打破了这里的宁静。记者了解到,仅日本的记者就有近200人。难怪当地民众说,4年前亚欧峰会在这里举行时,都没见有这么多外国记者。
针对菲律宾前政府单方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及其所谓裁决,中方不接受、不承认的立场得到7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理解与支持。然而,个别国家并不死心。有仲裁案直接当事国参加的此次会议,也便成为个别国家兴风作浪的舞台。
在这一背景下,尽管包括老挝总理通伦在内的一些与会高官不断呼吁此次会议应聚焦于地区合作与东盟共同愿景,但是媒体还是更为关注东盟各国对南海仲裁案的态度,以及中国代表团——特别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会期间见了谁、说了什么。
王毅将召开媒体吹风会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外国记者就来向新华社记者打听,生怕错过任何关于中方的消息。25日下午,中国-东盟(10+1)外长会结束后,几十名中外记者早早将吹风会现场挤得水泄不通,而中国外交官则显得胸有成竹。
在媒体吹风会上,王毅向中外媒体透露了东盟十国外长与他会谈的许多内容。事实上,在一个半小时的会谈中,80%的时间都被与会高官用来讨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而讨论南海局势的时间不到两成,“只有一个国家的外长提到了仲裁案”。
东盟拒就南海问题选边站队
东盟十国外长本应于24日发表东盟外长会议联合公报,这一安排却一再推迟。25日早晨,老挝外长沙伦赛临时召集东盟国家外长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公报草案。
在东盟外长会议联合公报25日发布后,记者翻遍这份长达31页的文件,发现不仅只字未提南海仲裁案,甚至连“暗示性文字”都没有。
虽然公报也提及“对南海局势表示关切”以及南海“填海造地”问题,但正如王毅所说,中国早已停止在南海填海造地,而个别国家还在这么做。显然,公报的措辞并非针对中国。
记者从可靠消息来源获悉,公报起草过程中,个别国家想把“大规模填海造地”和“军事部署”等字样写入公报,妄图影射中国,但正式发表的公报中并无如此表述。在中国-东盟(10+1)外长会上,东盟某国外长明确提出,在南海仲裁案上不选边站队,对仲裁案结果不做评论。
根据东盟外长会议联合公报以及中国-东盟(10+1)外长会联合声明,可以看出,部分域外国家在此次会议期间试图利用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挑唆东盟与中国对抗的图谋遭遇重大挫败。
看到东盟各国外长未就南海仲裁案向中国发难,出席本次系列会的美国国务卿克里只好呼吁东盟各国加强所谓“团结”。在26日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克里也表示不就南海问题选边站队,主张以和平外交谈判方式解决南海纠纷。
包括多名东盟国家外交人士在内的可靠消息源向新华社记者证实,会议期间主要是日本在竭力挑动南海问题,但未得逞。
此前“兴师动众”的日本媒体也十分失望。日本代表团原计划于25日晚9时在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但直至晚9时30分,到场记者也仅有两名,发布会只能被迫取消。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天下午,在同一场地举行的王毅外长的中外媒体吹风会,许多外媒记者提前两小时到场占座,场地被记者挤得水泄不通。
新华社万象7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