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8月12日 星期

要重视家风建设


■雷振岳

由中国书院学会、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七宝阁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书院传统和未来发展论坛”日前在京召开。论坛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认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教、家训、家风的建设不仅是小家庭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大事。教育要以身教来引领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只有家风好了,整个社会才会风清气正。

当下,我们要大力加强家风建设,让它为和谐发展做出积极担当。

好的家风可以带来良好的道德熏陶、精神熏陶。家庭是最好的“道德苗圃”。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和家庭熏陶密不可分。比如家风中有崇德向善、乐于助人、平和淡定、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等等正能量,家庭成员则有饱满的精气神。比如自钱镠至今,钱氏后裔人才辈出,钱氏家族也因此被称为“两浙第一世家”,钱镠后裔、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过:“钱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钱氏家训》指引,家庭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现代家长要锤炼好家风:学习现代化教育观念,养成豁达的教育心态,具备厚德载物的人格素养,给孩子们带来优良影响。

好的家风能让我们守住初心,抵制住不良诱惑。因为从小打下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道德根基、人格气象,在当下社会,就算受到了不良诱惑、庸俗污染,也能遵守各种道德规则、法律规则。不为所动,不为所惑,守住初心,独立自信,张扬崇高。为自己带来快乐,为社会积蓄正能量。

好的家风可以提升道德向心力、民族凝聚力。每个家庭、每位家庭成员,弹奏的都是和谐的乐章,多能将大局需要、国家需要、社会需要,放在最高位置。甚至愿意牺牲自我去推动社会发展、公共发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结成坚固的“精神共同体”,提升道德向心力、民族凝聚力。

好的家风让传统文化精华得到时代传承。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大国,这种“大”,更体现在,关于社会、教育、家庭建设、道德发展、理想信仰等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博大精深、富有特色的价值理论体系。它们在生活层面,多有呈现。比如“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等,是好家风,也是厚重的传统文化精华。我们留住好家风,等于让传统文化得到了创造性发展。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让我们重视家风建设,立家训,树家风,栽培敬学重才、孝悌忠信、爱家爱国的好家风,为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