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丽娟
夜市,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与实惠,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存在脏乱差等问题,给周边群众生活、城市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让夜市与城市形象相适应,是漯河“创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创卫”以来,我市严格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考核办法,加强对市区夜市摊点的监督管理,规范夜市摊点经营秩序,实现了夜市的“华丽变身”。
8月26日晚,记者在黄河广场南侧夜市看到,摊位整齐统一,“三防”措施齐全,每个摊位上都张贴着健康证等相关证件,摊主也都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戴着工作帽和口罩,每张餐桌旁都摆放有垃圾桶。
“以前,我从来不在夜市吃饭,看着脏兮兮的地面、油腻的桌面、乱飞的苍蝇、冲洗不干净的碗筷,一点胃口都没有。现在好了,地面、桌面干干净净,苍蝇也不见了,每个摊位都装了自来水,再也不是一盆水洗碗筷了。环境好了,吃着也放心了。”带着女儿在黄河广场夜市吃火锅的市民刘丽君说。
据市建委城建科副科长班自亮介绍,为彻底改善脏乱差状况,夜市摊位必须按照统一餐车、统一垃圾容器、统一地面铺设、统一经营桌椅、统一遮阳雨棚、统一照明灯箱、统一经营时间、统一商户着装、统一亮证亮照这一“九统一”标准入市经营。同时,夜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入市前检查、经营中巡查、收市后清查这一“三部曲”管理夜市。
在伏牛山夜市,记者同样看到了“创卫”给夜市带来的巨大变化。 吴俊涛是伏牛山夜市一名老摊主,已经在这里干了9年。谈起伏牛山夜市的变化,他感慨颇深。“以前和现在,简直是天壤之别。以前,夜市环境特差,生意自然不好。自“创卫”以来,卫生环境一天比一天好,从操作台到餐桌,干干净净,消费者看着放心,生意越来越好。”吴俊涛告诉记者,除了夜市环境,“创卫”还提升了夜市摊主和消费者的环卫意识,双方都在努力保持夜市的环境卫生,这是“创卫”带来的更令人惊喜的变化。
采访中,源汇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城管三大队二中队副队长高阳表示,在经营过程中,管理人员会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要求整改,对不听“招呼”的商户,列入黑名单,停业整改,决不迁就姑息。另外,收市后,要求商户要自行清理场地,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甚至要冲洗地面,管理人员会做好督促检查,做到人走摊撤地净。
今年年初刚刚建好的家盛世美食街,就是严格按照“创卫”标准打造的“精品夜市”。“我们这个夜市不仅配套设施齐全,而且摊主“创卫”意识特别强,大家都非常重视维护夜市环境卫生。”家盛世美食街经理刘伟说,如果严格按照夜市管理流程,做到夜市管理制度的“九个统一”、“八个严禁”,没有干不好的工作,不停地巡查、不停地保洁,环境卫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