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大训练活动部署,以实战化、规范化为重点,紧紧围绕“三战”、“五会一能”等训练内容,探索符合漯河特色的训练模式,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深入开展“110”接处警培训,提升实战能力
市公安局的大训练活动以落实许甘露副省长在我市调研时对“110”接处警工作提出的实战化、规范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契机,以实训实战实用实效为重点,全面加大课程研发、教育培训力度。
加大课程研发。围绕创新完善“110”勤务机制改革,市公安局多次组织各警种反复讨论课程设置和内容编写,先后编写了《“110”接处警指挥调度基本规范》、《常用警情处置规范》、《“110”接处警勤务工作规范汇编》等实战化施训书籍,涵盖10项指挥体系岗位职责、8项指挥处置工作规范、7项“110”接处警行为规范、4项110接处警用语规范、7项配套运行规范以及140多类常见警情的处置流程、注意事项及法律依据,推动了“110”接处警工作指挥调度、处警处置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实施。
开展分类培训。按照精细化教育的模式,先后举办创新完善“110”勤务机制培训班5期,其中指挥调度培训班1期、处警培训班1期、标兵处警单位1期,并分层次对市局、分局、所(队)三级指挥长和“110”接处警人员共计631人次开展了实战化专题培训,切实提高了“110”接处警人员指挥调度、执法执勤、应急处置及规范使用各类警械装备的能力和水平。
组织跟班作业。在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市公安局大胆创新,在前期举办“110”指挥调度培训班的基础上,把参与指挥调度、警情研判作为实战训练的重要课堂,抽调18名副县级后备干部担任“110”接处警工作一级指挥长,辅助值班局长值守指挥中心,负责重大警情的警情研判、指挥调度;抽调77名副科级后备干部担任110接处警带班长,直接参与接处警工作。通过这种培训形式,有效提升了后备干部的实战和指挥能力。
不断创新训练方式方法,提升训练效能
大训练活动开展以来,市公安局严格按照省厅的要求,以体能训练、武器使用和“五会一能”为重点,采取市公安局举办大训练骨干培训班、县公安分局和各警种单独训练、市局督导送教、抽考测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实训实练实考,推动全市大训练活动深入开展。
举办骨干培训班。从各单位精选70多名具备一定实战理论技能基础、热爱实战训练事业、能够从事实战训练工作、有教官培养潜质和身体素质好的骨干参训,专门聘请省警察学院的3名实战教官来漯授课,手把手为各单位培训了一批大训练活动教官。
组织全员训练。为有效指导和促进训练工作,确定每周二、五为大训练活动日,要求各单位必须抽出两个半天时间进行训练。同时,按照“五会一能”训练大纲要求,组织实战教官围绕武器和警械使用、防护、盘查等内容录制了教学光碟30本分发至各单位,指导大训练活动。
开展督导送教。市公安局政治部从全市抽调8名优秀实战教官,由组教科和警察培训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带队组成4个督导检查组,对全市公安机关大训练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督导检查、送教和随机抽考测试。每到一处,督导组就直赴训练场,对体能、武器使用、防护、盘查、车辆查控等项目进行现场察看,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重点科目的讲解、送教,训练结束后再随机抽取15名民警进行“五会一能”现场实测,以考核检验实战训练效果,促进实训实战。
严明培训纪律,确保训练效果
为加强培训班管理,市公安局政治部研究出台了《关于严明调训学员管理纪律的六条规定》,对调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纪律规范,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对组织不力的单位和违反培训纪律的民警在全局范围内予以通报,并与年底队伍正规化建设绩效考评成绩挂钩,确保培训效果。今年,市公安局举办的所有培训班均采取当天演练、当天讲评、当天通报,对每个参训单位整体成绩进行排序,排序情况以短信形式通报到市局党委成员及各分局的主要领导,每天排序后两名的单位,带队领导要组织进行强化训练,次日课前再次进行演练点评,保证培训取得明显成效。张庆伟
体能训练。
枪支训练。
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