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9月26日 星期

临颍加快“七区同建” 打造“两城一区一基地”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宽阔平整的大道。

临颍县食品质检研发中心。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西综合服务中心。

回顾“十二五”,临颍县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富民强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获得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县、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等30多项省级荣誉。

2015年,临颍县聚焦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街区、城市老城改造区、现代家居园区、现代物流园区、黄龙湿地保护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七区同建”,聚力“民生攻坚”,拼招商、拼项目、拼环境、拼要素、拼担当、拼落实,较好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9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980元、12600元。

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县“十二五”圆满收官。

“十三五”期间,临颍县将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继续弘扬拼招商、拼项目、拼环境、拼要素、拼担当、拼落实的“六拼精神”,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境优化、要素保障、作风转变“五大保障”,加快“七区同建”,聚力“民生攻坚”,致力打造“两城一区一基地”,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临颍县围绕落实市六项重大攻坚任务,通过“十三五”规划和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加快“七区同建”、建成“两城一区一基地”奋斗目标。全力扩投资、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上半年全市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综合排序位居第一,县产业集聚区再获全省“十先”并荣升二星产业集聚区,现代家居园区升级省级产业集聚区,使临颍成为全省为数不多、同时拥有两个产业集聚区的县区。黄龙特色商业区升级为一星特色商业区。

“两城一区一基地”即打造千亿工业新城、建设文明生态新城,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建成豫中南有影响力的市场物流和电子商务基地。

千亿工业新城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构建两个星级产业集聚区和一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培育休闲食品、装备制造、现代家居、电商物流四大超百亿产业,形成千亿工业体系。其中,休闲食品产业产值超5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超300亿元、现代家居产业产值超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300家。通过产业集聚区、现代家居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园区相互衔接,共同构筑了40多平方公里“一体两翼”发展载体,培育形成了休闲食品、装备制造、现代家居、电商物流四大特色产业,形成了其坚实的基础。

文明生态新城全面推进“畅通临颍”、“水城临颍”、“森林临颍”、“秩序临颍”、“文明临颍”建设,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位居全省前列,致力打造生态优美、商贸繁荣、秩序井然、人文和谐的魅力城市。“畅通临颍”建设启动道路建设项目15个,拓展了城市框架,贯通了城市路网。“水城临颍”建设快速推进十公里城市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土建工程完成80%,绿化工程完成60%,中水回用工程、渠首公园等重要节点有序建设,正在成为城市新风景。

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深入开展富裕宜居、文明守法“双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机制,“十三五”末,全县30%以上的行政村要达到“双示范”村标准,80%以上的行政村要达到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形成产业强、环境美、农民富、乡风醇的“三农”新格局。

豫中南有影响力的市场物流和电子商务基地大力发展仓储、贸易、加工等多种业态,做大专业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物流平台,建成现代物流园区、电子商务产业园、颍南(耿庄)专业市场等一批商贸流通园区,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宏伟蓝图令人鼓舞,美好愿景催人奋进。“十三五”末,临颍县通过建成“两成一区一基地”,将实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十二五”末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十二五”末翻一番的“两个翻番”;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的“三个同步增长”;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的“两个明显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热点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文/图 王胜辉

食尚临颍电子商务中心。

临颍县妇幼保健院病房楼。

繁忙的嘉美印铁制罐车间。

现代化设施齐全的颍河十万亩方。

环境优美的临颍县小师村。

丰富多彩的群众业余活动。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漯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黄龙湿地保护区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