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召陵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9月26日 星期

二次创业大潮涌 铿锵步履踏浪行

中国(漯河)电子商务产业园网商运营中心
yes!众创空间
漯河源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低聚木糖项目
漯河众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手机屏生产项目
智能物联港公共保税仓项目

■文 本报记者 周鹤琦 通讯员 柴永超 图 本报记者 王晓东 焦海洋

盘点日月,凝心聚力谋发展;时光飞逝,风生水起露峥嵘。市六次党代会以来,是召陵区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召陵区富民强区的攻坚时期。召陵区按照全市“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拼搏进取,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硕果满枝的发展答卷。

回眸过去,辉煌成就已铭记史册;放眼未来,光明新篇正在开启。未来五年,召陵区将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动员全区上下振奋精神,苦拼实干,勇担发展新使命,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致力打造“三区两基地一中心”,实现召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让发展之歌激荡召陵大地。

发展动力不减 在转型中引领新常态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市六次党代会以来,召陵区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0家,食品产业产值率先超百亿,食品加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钛化工“四个百亿”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产发展提速增效,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9.8:66.2:14.0调整到2015年的13.4:61.3:25.3。全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四个翻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10年的1.9倍、1.8倍。在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序中,晋升了17个位次。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全区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9个,总投资703.9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28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03个,建成项目82个。大批项目引进和开工建设,为召陵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备足了后劲。双汇第二工业园、银鸽第六生产基地、氯化法钛白粉等大项目相继投产,强人工业园、昌泰电力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东城产业集聚区累计入驻企业215家,成功晋级全省“一星”产业集聚区。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区累计用于民生事业支出46.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办成了一大批民生实事。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全国先进。移民安置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和谐召陵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连年获得“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区”,去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工作显著进步区”。

发展措施务实 在改革中展现新作为

市六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困难形势,召陵区积极应对,用务实的态度面对,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定。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召陵区抢抓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和沿海产业转移机遇,累计引进电子信息项目30多个,建成投产18个,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从无到有、集聚发展。抢抓“互联网+”机遇,建设了占地700多亩的中国(漯河)电子商务产业园,已签约入驻电商及配套企业180家,实现线上线下交易额超百亿元,成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业基地。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兴起,带动一批知名快递物流企业竞相进驻,召陵成为豫中南七地市物流配送和分拨转运中心。智能物联港省级保税仓经郑州海关批准,成为全市首个公共保税仓。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7.3%。行政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日益完善,品位和形象持续提升。强力推进老城区企业“退二进三”,泰丰、兴茂钛老厂区、银鸽一基地相继关停拆除,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水污染得到整治,为群众提供了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活环境。“两改”及安置房建设、“两城同创”全市领先,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秩序更加规范有序,城区面貌极大改善。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打造了一批环境优美的省级示范村、达标村。

发展目标明确 在奋进中描绘新蓝图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格局有多大,发展就有多广。市七次党代会的召开,即将开启新征程,迎来发展新机遇。新起点面临新形势,新形势孕育新机遇,新机遇伴随新挑战。今后五年,召陵区将以“六大攻坚”为统揽,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强力实施“二次创业”,加快推进“工业强区、服务业兴区”战略,致力打造“三区两基地一中心”,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召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着力实现“五个新提升”:一是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二是城乡建设实现新提升。三是文化建设实现新提升。四是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新提升。五是党的建设实现新提升。

打造“三区两基地一中心”。召陵区将加快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两大新兴产业和食品加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钛化工“四个百亿”产业集群,补齐补强行政新区功能、服务业和农业农村发展三个短板,致力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区、独具特色的新兴文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省有影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辐射豫中南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努力构建和谐幸福召陵。大力发展各项民生事业,加大公共事业投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持续推进和谐召陵建设,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狠抓思想政治建设。以提升能力为重点,狠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固本强基为目标,狠抓基层组织建设。以激发活力为导向,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以健全制度为保障,狠抓反腐倡廉建设。

踏着“二次创业”涌动的大潮,召陵区将勇立发展潮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描绘出一幅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事业兴旺发达的精彩召陵新画卷。

阿里巴巴·漯河产业带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