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
文/王松河 蒋 晗 图/薛 飞 王 硕
河南昌建中原健康养老产业综合体签约仪式
市委书记马正跃在西城区调研。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蒿慧杰,副市长刘国勤在西城区调研。
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
天翼·滨湖国际
西城区管委会主任于怀洋现场办公。
西城区党工委书记王涛现场办公。
古城锦苑
商务中心区建设如火如荼
漯河市西城区,漯河未来新城区……
这是一座伴随高铁应运而生的城市新区。高铁漯河西站坐落于此,是漯河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支撑。
这是一座沙澧汇流、滨水而兴的城市新区。这片最能展现漯河水城风采的地方,是漯河打造中原地区富有魅力生态宜居名城的重要载体。
这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漯河商务中心区坐落地,是展示漯河形象的新版块、助推漯河发展的新引擎。
这是一座机遇叠加乘势而上的城市新区。2010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漯河新客站,打造城市新窗口,正式启动西城区开发建设。2012年9月京广高铁开始运营,高铁朝发夕至,引来商贾云集。2013年漯河商务中心区正式落户、阴阳赵镇属地管理,形成高铁商务双轮驱动新格局,为西城区快速发展倍添动力。
西城区开发建设启动以来,按照打造漯河新城区战略定位,依靠城市、发展城市、经营城市,以六项重大攻坚任务为统揽,紧盯“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八年见新区”目标任务,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市商务中心区建设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两改”为突破口,开工在建各类项目60余个、建成项目20余个、完成投资70亿元,其中商务中心区完成投资30亿元,新修城市道路14条、30公里,七横七纵路网框架已经形成,拉大城市框架11.4平方公里,迈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创新发展植优势。一是注重规划引领。积极借鉴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一期控规及城市设计、二期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已经形成;商务中心区空间规划、控规及旅游发展规划通过评审,为商务中心区及西城区长远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二是注重制度创新。注重发挥机制作用,以保开工、促进度、求实效为重点,坚持领导分包部门负责,严格落实分包联系责任制、台账工作法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部门、一包到底“四个一”工作法,实行领导小组负责制、项目建设现场会制,深入一线查问题,跟踪督查求实效。三是注重理念创新。针对地产形势严峻的现状,以智慧新区建设为载体,以昌建健康养老产业综合体为龙头,加快西溪花园等10个社区建设,打造整体化互联网+健康云社区,形成医院住户相依托、院内院外相结合、网上互联互通一体化、居住医疗养老一站式健康宜居养老新模式,努力探索破解地产行业困局的新路子。
协调发展重统筹。一是注重城乡协调。坚持依托城市、服务城市、以城促农,培育出沙澧春天、神农部落等农业龙头企业10余家,都市观光农业、生态休闲农业长足发展。二是注重项目带动。高铁漯河西站、中原名校北大附中、市中心医院西城分院相继投用,辐射漯河周边4个地市,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一期工程即将试运营,;闽商大厦及漯河市首家保险大厦电商孵化园即将投用;天翼滨湖国际广场、畅园国际城部分已经封顶。漯河新地标市金融中心加快推进,天盛大厦、广隆大厦、拥军大厦依次动工。邮储银行、企业总部港、绿钻国际即将开工,商务中心区建设热潮已经形成。在2015年度全省两区考核中,漯河商务中心区在全省18个地市综合排序中居第6位;在全省176个商务中心区及特色商业区绝对量指数排序中居第86位、发展指数居全省第14位,快指数居全省第22位。三是注重配套统筹。围绕市商务中心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小西湖、月湾湖及音乐喷泉建成投用,看音乐喷泉、享视听盛宴成为漯河寻常百姓休闲娱乐新体验;漯河实验小学西城校区开学;古城河形成景观,水韵西城特色初步显现;市中心医院西城分院建成投用;城市展示馆、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即将梯次投入运营;青少年实训基地、市民之家已经动工,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土地工作卓有成效,累计报批土地6700亩;“两改”工作扎实推进,累计完成古城、胡庄、杨庄、大吴4个村、2000余户、150多万平方米征收任务,开工建设古城、胡庄、杨庄、大吴4大社区,开工安置房3300套、具备回迁条件1000套。建业西城森林半岛、天翼滨湖、畅园国际相继开盘,天悦城、阳光水城、西溪花园、中金桂园如期动工,人气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绿色发展显特色。一是注重生态理念。积极借鉴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理念,注重发挥河的优势、做足水的文章、丰富绿的内涵、彰显美的特色。一期区域没有规划二类工业项目,每500米左右就有一个街头游园,规划有高铁千亩花之园、月湾湖公园、小西湖公园、古城河水系、特色商业水街,水系面积近50公顷,彻底解决了滨水不亲水的弊端;并与凤凰岛度假中心紧密相连,与国家沙河湿地公园遥相呼应,构成以水为带、沿线串珠、水绿交融的独特景观。二是注重超前理念。首次整区域实行雨、污分流,污水进行无害处理,雨水进入古城河水系;首次整区域引进“三网融合”概念,实现整区域强弱电全部入地;首次整区域引入新能源项目,采取热、冷联供方式,有效提升人们生活品位;整区域构建慢行系统,一期区域慢行系统达30多公里。三是注重人本理念。坚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取向,在街头广布游园绿地,让人们活动有场地、休闲有情趣。高标准配套相关设施并一次性建设到位;大幅度提高停车位比例,努力克服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满足人们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开放发展注活水。坚持外向带动战略不动摇,紧盯文化教育业、商务商贸业、养老地产业三大产业,以商务楼宇、村庄改造、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切实转变招商理念、突出招商重点,加大招商力度并取得明显成效。西城区累计签约落地项目40余个,累计签约资金265亿元,为西城区开发建设备足了后劲。中王集团、东方今典、宇华集团、建业集团、水投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及院校竞相入驻,尤其是面对地产整体低迷、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速的新形势,引入昌建集团,倾力打造总投资37亿元、总占地534亩的健康养老产业综合体项目,努力探索一条破解地产行业低迷困局的新路子。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成为豫中南地区规模最大、模式最新、功能最全的医疗养生基地。银行融资、土地融资、社会融资三管齐下,积极开展政银合作,争取银行融资18亿元,吸引社会资金约30亿元,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格局,有效破解了“钱从哪里来”的瓶颈。
共享发展促和谐。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完善社保体系、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持续抓好农村道路修建、安全饮水等区定民生实事落实,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补助全覆盖和60岁以上、人均3分土地以下失地老年人补助全覆盖,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妥善处理征地拆迁、违建治理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突出抓好建筑工地、公共集聚场所等重点部位安全监管,严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跨越发展蓝图美,锐意进取谱新篇。西城区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始终围绕漯河四个聚焦总的工作布局,立足四区三中心功能定位,以深化六项重大攻坚任务为统揽,以商务中心区建设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西城区开发建设,致力建成漯河现代新城区,打造全省一流的漯河市商务中心区,全省有样板示范效应的低碳生态智慧新区、海绵新区,建成漯河新的行政文化中心、交通中心、商贸金融中心,迅速成长为漯河最具活力、最具希望的热土,成为助推漯河发展的新引擎。
西城一角
畅通西城
建业西城森林半岛
漯河市图书馆博物馆
小西湖公园
市中心医院西城分院
月湾湖音乐数码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