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9月27日 星期
建设“三个基地” 打造“两个名城”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漯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文/本报记者 王 智 董文媛 通讯员 赵明奇 胡晓慧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五年舞阳县发展该如何定位?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致力深化六大攻坚,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持续推进提速发展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三个基地”、“两个名城”,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坚决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战。

奋斗目标: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生产总值达到28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经济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主导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壮大,服务业比重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一二三次产业比例更加科学合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持续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管理规范有序,更加宜居宜业。民主法治建设有序推进,社会治理和文明程度持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政治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优化经济结构

在创新发展中提升竞争力

该县以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持续深化盐化工产业开发,壮大产业规模,打造盐及化工300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医药化工产业,突出医药化工园区建设,着力引进建设一批医药化工项目,推动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中部地区有较强影响力的盐化工产业基地。该县以服装服饰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打造服装服饰超百亿产业集群,稳步推进食品酒水、装备制造、建材等企业技改上项,加快生物医药、光伏发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机车等现有项目建设,精准引进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新兴产业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该县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16万亩项目区提升工程、唐河流域13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粮田建设,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培育工程,发挥烟叶、蔬菜、林果、花卉、食用菌等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生态、休闲、体验农业,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培育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以特色商业区为平台,以增强城市商业功能为核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加快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努力把舞阳建成辐射周边、引领消费的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

该县统筹推进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开元寺、山陕会馆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申报打造“千年古县”,加快建设贾湖遗址博物馆、贾湖民俗村和贾湖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加强贾湖文化国际交流,启动建设贾湖文化旅游区、盐都温泉度假区、北舞渡历史文化名镇、沙河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培育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区域性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加快农民画市场化运作,加大贾湖文化、农民画和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网络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造独具舞阳特色的文化名片,逐步把舞阳打造成为古今文化交相辉映、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扶持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示范企业。

实施城乡联动

在协调发展中构建新格局

该县将修编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编制城市道路、绿化、水系等专项规划,加快编制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搞好城市风貌风格顶层设计,做好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健全城乡规划运行保障机制,确保依法依规有序开发建设。该县将全面完善城区道路、地下管网、供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以及公厕、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为民中心暨众创空间、市政公园、市政广场、体育场馆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加大背街小巷整治力度。深入实施城区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活力,打造宜居宜业县城。

该县协调推进镇村建设,加快北舞渡历史文化名镇开发,统筹推进孟寨、吴城、莲花等特色小镇建设,扎实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强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完善城乡交通路网,实施东西部畅通工程,建设直达市区快速通道,加快沙河复航工程舞阳港建设。该县将着力创新城镇管理,以“三城同创”为统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普及推广城市管理社会化运作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立精细化城市管理体系,加强城管执法和市容整治,规范城市秩序,提升城市形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坚持生态优先

在绿色发展中创造好环境

该县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大企业监管力度,建立实行最严格的污染物排放许可、生态补偿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促进企业治污减排。该县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动建立循环生态产业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化环境执法,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狠抓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工业扬尘污染治理。该县以森林围城、绿色满城为目标,科学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扎实开展城区绿化工程,提升县城入市口、环路和重要街道、节点绿化水平,升级改造西城森林公园,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绿色游园、园林广场、公共绿地,广泛开展绿化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拆墙透绿、拆违建绿,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深入实施生态廊道、农田林网和镇村绿化工程,创建全省林业生态文明示范县。以龙泉水源工程建设为契机,科学编制城区生态水系规划,统筹推进三里河综合治理工程、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建设,实施干江河、澧河引水入城,努力打造充满灵气、富有魅力的水韵之城,加快沙河湿地公园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状况。该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民生普惠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协调发展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和社会治理,维护大局稳定和谐。

突出招大引强

在开放发展中激发新活力

该县把产业集聚区作为产业集群集约发展主平台,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完善区镇套合管理模式,提升承载能力和综合功能。该县突出龙头引领,抓好招大引强,壮大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全县经济发展核心区,以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现代专业市场和生活型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特色商业区服务功能,招引建设服务业项目,提升服务业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力。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条件,努力招引建设一批基地型、规模化的“农”字号龙头企业,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该县全面深化招商引资,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招商基地,围绕盐化工、医药化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大力实施全方位、精准化开放招商,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和考评体系,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扎实做好政策性资金引进和出口创汇工作。

该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医药化工产业园区、45万吨合成氨搬迁改造、电商产业带等“十三五”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健全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联系、专项述职、定期观摩讲评和联席会议等制度,提高项目建设实效。建立健全项目综合预评和联审联批机制,严把项目入驻关口,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监管,抓好项目履约跟踪,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建设容积率。该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行重大项目“一站式”办公和职能部门联审联批、限时办结制度,扎实开展“百姓问政”、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加强重点项目和企业周边环境整治,严厉打击破坏发展环境的违法行为。

该县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完善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充分发挥“舞阳发展论坛”平台和县委党校主阵地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党性教育为核心,突出党章、党规、党纪学习,以道德建设为基础,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用合格党员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引领社会风尚。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严格落实“好干部”标准,从严贯彻干部任用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重担当、重基层、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探索实行新常态下干部正向激励机制和常态化调整交流机制,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加强基层一线干部、年轻优秀干部培养使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施村级组织监督工作“三化体系”建设,逐级传导压力,加大责任追究,以问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根植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营造崇廉尚廉浓厚氛围。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用好巡察“利剑”,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努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不断开创党风正、民心顺、事业兴的崭新局面。

县城人民路

舞阳农民画

贾湖酒业集团厂区一角

正在建设的特色商业街区

十六万亩高标准粮田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