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薛宏冰
通讯员 卜 丹
作为食品名城,漯河因食品而享誉海内外,每年的食品博览会也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是我市发展的金名片,更是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头戏。市委、市政府把食品安全作为事关全市人民福祉的一件大事,作为“平安漯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整改推进。
作为食品的监管部门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局这一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监管为民,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监管,让群众饮食用药放心、安心。全市没有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药害事件,有效保障了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为建设“平安漯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措并举
密织食药安全网络
“食品安全和质量一旦出问题,不仅群众利益会受到损失,漯河的经济也将不堪承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责任人告诉记者。作为漯河这座食品名城的坚强“守护者”,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始终紧抓食品安全这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放松,不断改进监督方式方法,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人民群众食药安全放心。
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在2015年12月份市、县、乡三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全部组建到位的基础上,今年,该局加大同各级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力度,累计协调经费160多万元用于改善执法环境。同时,组建城市社区和农村协管员队伍,健全了基层监管网络,进一步厘清职责界限,实现了上下协调、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监管体系。
进一步发挥综合协调作用。该局充分发挥市政府食安办牵头抓总的作用,认真统筹谋划,加强协调指导,转变治理方式,落实各方责任,营造了良性互动、群防群治、有力监督的良好格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与盐业局联合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食用盐专项检查,与教育局联合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治理,与市文明办、市商务局联合开展了“文明餐桌”公益活动等,进一步凝聚了监管合力。今年,该局又协调充实了食安委成员单位,由原来的24家调整为29家,进一步提升联合执法的战斗力量。
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今年是履行食品生产、流通环节安全监管的第一年。该局坚持边学习边探索,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强化从农田到餐桌、从车间到医院“两个全过程”监管。先后开展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餐桌安全治理主食行动、调味面制品专项检查、疫苗质量安全大排查、流通环节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检查、农村食品安全“扫雷”行动、药品批发企业专项检查等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上半年,全市共核查群众举报线索129条,立案查处42件,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药害事件。
进一步提升监管保障能力。大力推进食品药品检验能力建设,开展检验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等,提高技术支撑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能力,新开通漯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门户网站,对行政审批、执法稽查、投诉举报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加强基层监管机构应急专用类、快速检验类执法装备的配备,统一了标志标识、执法文书和执法服装;修订完善《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健全了风险监测、危害控制等快速反应机制;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痕迹化”管理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管理,合理使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巩固社会共治格局。建立企业首负责任制,推进企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在食品生产企业设立了380名食品安全监督员;制订实施食品药品“红黑名单”制度及行业退出机制,并门户网站上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曝光”,督促行业自律。
严厉整治
规范“七小”行业
6月14日,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七小”专项督导工作分配会议,安排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暗访迎检工作,部署全市“七小”行业攻坚行动。7月14日,联合市“七小”行业整治指挥部,举办全市“七小”监督员培训会,进一步提高人员认识,为提高“七小”行业整治工作水平打基础……
作为全市创卫工作中“七小”行业整治的牵头部门,该局按照市“两城同创”指挥部统一部署,在进一步完善整治标准和验收办法的基础上,相继组织开展了“七小”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和攻坚行动。行动中,该局“七小”整治指挥部坚持以行业整治为主,区域整治为辅,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办,形成整治合力。同时,该局加大了督导暗访和测评力度,对每次测评排名进行公示,实行奖优罚劣政策。不久前,该局又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全系统工作人员全员下沉,分包140个网格,进行驻点监督、检查和指导。该局还在媒体开辟专版,宣传“七小”整治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曝光脏乱差门店,发布消费警示,为“七小”整治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通过整治,全市6300余家“七小”门店通过了达标验收,达标率达到96%以上,使“七小”行业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彻底改变了以往脏、乱、差的局面,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今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办的“七小”行业整治工作还荣获全市群众满意的民生实事一等奖。
规范服务
促食品药械产业健康发展
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强化日常监管、深入推进治理整顿、严肃案件查处,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各界满意度明显提升。但打击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食品药械产业健康发展。
为促进食品药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近年来,该局的工作重心逐渐由监督检查向规范服务转变,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发展。工作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主动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保姆式”服务。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在政策上、技术上加强指导,服务产业创新,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精选了一批发展快、效益好、后劲大的食品药品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为企业兼并重组、优化升级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的漯河产品“走俏”市场。推进监管信息公开,客观准确发布信息,打造“阳光政务”。
近年来,全市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产值和流通企业销售额屡创新高,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无论是品种、质量、规模、效益都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曙光汇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上市。
教育宣传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法行天下,食者无忧。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把宣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提高公众识假辨劣能力和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意识。
加强与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报等各类媒体的合作,及时传递监管声音,普及食品药品科普知识,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以“3·15维权日”、“食品安全周”等大型宣传活动为载体,大剂量、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组织食品药品知识培训或讲堂,普及食品药品安全常识,增强消费者理性消费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修订完善了投诉举报管理办法,保持12331热线电话24小时畅通,鼓励引导公众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
民生无小事,食药总关情,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体人员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为民监管、依法监管、有效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优化服务促发展,锻造队伍塑形象,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漯河”,为全市人民群众筑牢食品药品安全的“防火墙”。
副市长栗社臣查看春节市场食品安全。
巡查全市小微餐饮整治工作。
对超市食品安全进行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