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中玉 柳 艳
“政商关系,‘亲’则两利,‘清’则相安。‘亲’‘清’在心,投资经营环境才更加公平、规范、透明,市场体系才更具活力,民营企业家们才更有发展信心,民间投资才会更有信心,这带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发展财富。”近日,源汇区发改委主任苏彦军告诉笔者,作为担负诸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落实的政府主管部门,源汇区发改委在构筑“亲”“清”政商关系过程中,不断优化政务服务,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增强了辖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信心。
“在源汇区办理项目审批,不仅手续方便,而且在一个窗口就办完了以往跑几个部门还可能办不完的事。项目前期,跑手续是个大难题,但我在其他地方遇到的‘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甚至‘没门’,在源汇区这里一次都没遇到过。”11月2日,正在源汇区行政服务大厅发改委审批窗口办理立项审批手续的王先生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项目审批快,服务质量高。有这样感受的不单单是王先生。漯河泓方电子商务园区项目建设负责人同样深有感触:“在源汇区发改委帮助下,我们不仅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立项,还被列入市定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得到了市级扶持资金的支持。项目落户在源汇区,我们算是选对地方了!”
年初以来,源汇区发改委深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省、市、区三级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各联审部门所承担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并联审批。此举不仅让审批办理时限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还实现了对审批项目受理信息、办理过程、办理结果等进行实时、全程和自动监控。更令企业感到便捷的是,源汇区发改委在规范服务的基础上,打通企业项目申报、产业引导等方面的“绿色通道”,为企业全面提供线上接单、线下帮办、限时办结服务,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为企业落户、发展提供了高效服务。
“亲”商,不能单纯等“亲人”上门,更要自己主动上门办事,当好企业发展的贴心“小保姆”。今年以来,源汇区发改委工作人员主动进园区、进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办实事、解难题。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征集各类意见和建议30多条,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0多个,对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承诺限期解决。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