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 肖)11月7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为繁荣我市文艺创作,鼓励文艺工作者为全市人民奉献更多高质量的文艺作品,今年开始,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对文艺精品实行遴选评比制度,并出台《漯河市市级文艺精品奖励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试行)》。此前上半年评选出的28项文艺精品已获得奖励和表彰。
被表彰的28项文艺精品分别是:市广播电视台举办的《点亮未来·庆“七一”漯河精神主题文艺晚会》被评为优秀文艺晚会;市文联申报的《一篇令人心痛的小说》被评为优秀评论文章,作者为王剑;市人民检察院申报的《陷阱》被评为优秀微电影,作者为杨乐、李博;市教育局申报的《丝路印象》、《暖冬》分别被评为优秀民间艺术、优秀美术作品,作者为孟少雄;市教育局申报的《漯河赞歌》被评为优秀曲艺,作者为杨慧娟;舞阳县委宣传部申报的《家风》、《爱我家园》、《文明征途》被评为优秀公益广告,作者分别为刘志刚、梁素萍、魏旭超;市广播电台申报的《继承传统礼悦漯河》被评为优秀公益广告,作者为张晴月、卢子璋;市广播电台申报的《节约之星》被评为优秀公益广告,作者为柴全伟;市文广新局创办的“幸福漯河健康舞”活动,市文联创办的“文艺志愿者”活动,市文明办创办的“孝文化”巡演以及市广播电视台创办的小说联播《家族荣誉》、“超级宝贝秀”、“沙澧美少年”、《品鉴文化》共7项作品被评为优秀文艺品牌(栏目);市文联、舞阳县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郾城区委宣传部、临颍县委宣传部、经济技术开发区、源汇区委宣传部、召陵区委宣传部等单位申报的《“两学一做”树新风》、《神奇贾湖》、《誓言》、《漯河精神颂》、《“两学一做”当尖兵》、《好人微信群》、《我家好风尚》、《争妈》、《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别把青春交给手机》10部作品被评为百姓宣讲直通车优秀节目。
据悉,2016年下半年文艺精品申报工作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