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漯河日报》创刊30周年特刊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11月9日 星期
——《漯河日报》创刊30周年暨第十七个记者节纪念活动掠影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漯河日报》创刊30周年暨第十七个记者节纪念活动会场。

2016年,《漯河日报》创刊30周年;2016年11月8日,第17个记者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漯河日报社召开庆祝《漯河日报》创刊三十周年暨第17个记者节大会,并邀请《漯河日报》创刊以来的部分往任领导同志和党政干部、战略合作伙伴及忠实读者等群体的代表,请他们谈报纸、讲变化、提建议,共度记者节。

漯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甘德建

漯河日报社原社长李德宝

漯河日报社原社长吴书清

市交通局党委副书记唐峰

河南开源集团董事长林东风

郾城区委宣传部

常务副部长陈俊霞

一部短片述说创业历程

老领导分享创业过程和感悟。

读者代表与合作伙伴畅谈心中的《漯河日报》。

“三十年风雨相随,三十载岁岁相约,《漯河日报》见证并参与了这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声情并茂的主持,把大家带回《漯河日报》创刊初期的峥嵘岁月。

庆祝大会以记述报社发展历程的短片——《三十而立 任重道远》为主线,通过“春”、“夏”、“秋”、“冬”四个篇章,中间穿插对报社往任领导的现场采访,高度凝练概括了《漯河日报》创刊以来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广大新闻工作者根植沙澧大地,全心全意服务党和人民群众的优良作风与奉献精神。

《漯河日报》创刊30年来,坚持不懈创新、改革,逐步孕育出“团结、奉献、求是、创新”的“漯报精神”,并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谱写了绚丽的篇章。从当年每周一期的四开小报,到今天的对开大报;从单一纸媒,到今天的集网站、手机客户端、信息技术等为一体的新媒体;从当年的职工不足20人,到今天400多人的办报大军;从当年的零广告,到2015年5000万元的经营总收入,无不显示着漯河报业的巨大成就和变化。

近年来,漯河日报社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突破单一纸媒,形成了集纸媒、移媒、网媒于一体的综合传媒格局,下辖漯报发行有限公司、漯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报业传媒公司、小城生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报仁商贸公司、漯报文化教育传播公司、河南人民出版社漯河分社、字圣书画院8个公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报社的发展,得益于历任领导带领全社职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理念,也凝结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

市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漯河日报社原社长李德宝谈及当年的情景,感慨道:“作为经济总量较小的地市,报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不少困难,却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非常不容易。这得益于我们有一支团结、进取、富有战斗力的坚强队伍。这也是最让我欣慰的地方。”

2001年,报社面临新的形势,发展的压力很大。“虽然苦也是快乐的!”市卫计委主任、漯河日报社原社长吴书清回忆他刚到报社时说,“当时我们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同甘共苦,克服了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十年间,我们不仅顺利完成了新址建设和搬迁,而且实现了经营收入的迅速增长,并在全省同行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片赤诚赢得读者信赖

采访读者代表魏新中。

采访读者代表崔玉平。

报社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进取拼搏,同样离不开党政机关、企业和市民的支持与信赖。大会现场,主持人与读者代表、战略合作伙伴代表掏心掏肺的对话,让人热泪盈眶,现场不时暴发阵阵掌声。

“我对《漯河日报》情有独钟,每天不翻翻《漯河日报》,就感觉生活中少了什么一样……”漯河三高原校长崔玉平说。多年坚持自费订阅的他,庆祝大会开始前,专门办理了2017年《漯河日报》、《漯河日报·晚报版》的订阅手续。喜欢咬文嚼字的他最讨厌错别字,还以当天的《漯河日报》、《漯河日报·晚报版》为例,夸奖报纸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笑言“没揪出一个错别字”。

忠实读者魏新中曾长期在市委工作。他说:“工作中,每天看《漯河日报》是我的习惯。”市交通局党委副书记唐峰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唐峰还以我市发生的“网约车事件”为例,对《漯河日报》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表现出的政治敏锐性、权威性、时效性、公信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真正发挥了为党和政府分忧的作用。

郾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俊霞这样形容自己和《漯河日报》的关系:“是《漯河日报》成就了我的人生!”她激动地说,通过经常在《漯河日报》上发表文章,她从一名高中生到一名乡镇通讯员,后来调到区里工作,并且走上如今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位置。她认为,《漯河日报》是漯河文化软实力的一张名片,是宣传国家方针路线政策、凝聚人心的主阵地,是展示县区工作、促进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河南开源集团董事长林东风说:“《漯河日报》发展的30年,见证了漯河从县级市到地级市政治经济发展的历程,记载了漯河本土企业成长的亮点。”他还特别感谢报社领导和同志对开源集团的发展给予的帮助与支持,并祝愿《漯河日报》、《漯河日报·晚报版》越办越好。

一腔豪情描绘美好蓝图

创刊 30年来,《漯河日报》不断深化新闻改革,拓展新闻报道领域,催生了“双汇集团发展跟踪报道”、“南街之路”、“救助失学儿童”、“2000年漯河抗洪抢险”等一大批在社会上有影响、受到群众好评的新闻报道;先后600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嘉奖,被评为省第五届十佳报纸、省第七届报纸综合质量检测一级报纸、中国传媒大会2013年中国十大影响力地市党报、中国品牌媒体百强等。报社也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诸多荣誉。

庆祝大会上,漯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甘德建向报社同仁和广大读者朋友展示了新的发展愿景。甘德建说:“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实施‘1234’发展战略,通过3到5年的时间,把漯河日报社建设成区域性最具影响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的现代文化传媒集团。”他指出,我们应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依托地域特色,做好本地新闻报道,展示漯河发展良好形象。下一步,报社将大力培育广告创意、数字出版、个性印刷等相关文化产业,积极发展会展演艺、体育赛事、文化旅游,创客空间等项目,打造3到5个骨干文化产业经营实体,建设豫中南最大文化创意园区,做强文化创意产业。

采编大厅一角,编辑记者正在工作中。

全家福

文/本报记者 张俊霞 图/本报记者 李慧宇 胡鸿丽 焦海洋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