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会玲
张俊霞
11月15日上午,临颍县大郭镇辛庄村的农田里,七八十名村民正在忙着采摘菊花。“摘一斤给五毛钱,一天下来能挣百十块哩。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真得感谢镇政府的扶贫项目好!”辛庄村村民刘棒一边采摘菊花,一边喜滋滋地对记者说。
该村党支部书记赵景代告诉记者,村里引来杭白菊种植项目后,不少村民流转出了自家土地。这样,不仅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少了后顾之忧,还通过到菊花园里干活,帮助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找到了挣钱门路,增加了收入。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420亩,其中300亩种了杭白菊。
该村60多岁的何聚山夫妇儿媳出车祸离世后,一边种地一边照看双胞胎孙女,在外打工的儿子收入微薄,一家人的生活很困难。去年秋收后,他家与缘菊园家庭农场签订协议,按照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出了土地。从缘菊园家庭农场项目开工后,何聚山便和老伴一起在菊花园里打工,大大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何聚山说:“从前一年到头种小麦、玉米,刨除成本,一亩地也收入不了1000块钱。现在不但一把拿到了土地流转款,还能经常到地里干活儿挣些钱,俺的日子越过越有希望了。”为帮助像何聚山一样的贫困户早日脱贫,镇农办主任高志军专门协调缘菊园家庭农场给他们多安排一些农活儿。
缘菊园家庭农场负责人荆勇告诉记者,他们到辛庄村搞投资,不仅要自己有收益,更希望能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他说,杭白菊从定苗到田间管理,再到采摘花蕾,用工量很大,一个种植季下来,一个人光在地里干活就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明年,他们准备扩大种植规模,除引进新的品种外,再购进和建设烘烤设施实现就地烘干,到时辛庄村的老少爷儿们会有更多活儿干,收入也会更高。
据了解,辛庄村位于临颍、郾城、襄城、舞阳交界地带,距临颍县城26公里,有162户740人,其中贫困人口148人,属于典型的贫困村。长期以来,该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无集体经济,大部分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较多。脱贫攻坚行动实施以来,为帮助贫困人口脱贫,镇政府协调驻村共建单位漯河银监分局等,积极实施产业脱贫计划,引进了临颍县缘菊园家庭农场项目。
采访结束时,大郭镇农办主任高志军对记者说:“实施产业扶贫,就是要引进一些适合群众参与、提高群众自救能力的好项目,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利用菊花园里的杂草,发展养羊项目,引导贫困户养羊脱贫。”
附近村庄的农民正在采摘杭白菊。本报记者 王晓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