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华
散文看上去是一种很好写的文体,仿佛会写字的人,拿起笔来,将心中的感觉写出来,便是一篇散文,因为它不拘一格,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所以比其他文体能更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表达情感、倾诉思绪的最佳方式。那积郁在心中、对万事万物那种深深的情、浓浓的爱,在散文的字符间不经意地漫延,弥漫成一幅幅百看不厌的画卷。但是,我们也知道,要写出一篇好的散文绝非易事,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千古流传,可以使一个地方名声大振,可以穿越几千年的时光令一代又一代的人读起来沉醉其中,这便是好散文的魅力。
我喜欢散文这种文体,这么多年虽没有写得多好,但是一直在坚持。简单点说,散文就是将散存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这点点滴滴可以是一次心动,可以是一棵小草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可以是一朵花开、一个梦境、几声鸟鸣,当然,还可以是关于人生、关于社会问题等的种种思考,这所有的点点滴滴应该建立在一种“爱”之上,聚“散”为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有爱,所以不轻言放弃。
写散文的人要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会一直对生活心存感恩,热爱生活的人必定会热爱他所生活的地方。对于故乡,我们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依恋,那个养育了我们的地方,无论走得多远都始终走不出它爱的怀抱。在我的散文中,有相当篇幅是写故乡的,当然这个故乡更多的是童年记忆中的故乡,回头一看,发现儿时故乡的一切如梦如幻,所有的记忆都是那么美好,完全忘却了儿时物质的贫乏所带来的困苦。是的,故乡所给予我的感觉就是再也无法抵达的诗情画意。对于养育我们的地方,我们永远心存感恩,永远不会对它有半点嫌弃,正如爱一个人就会爱他的一切,爱一个地方也是如此。
写散文的人要眼中有爱,能发现与捕捉美的东西。眼中有爱是因为心中有爱,心中有爱眼中的一切才会富有诗情画意,心中有爱才会对美好的事物心存感动与感恩,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心存怨恨的人,如何能心平气和地表述内心世界的安静呢?
写散文的人行动还要有爱。有爱就付诸行动,真善美是散文的品格,没有做出多少好事的人是写不出优美的散文的,人可以伪装一时,但不能伪装一世;人可以被误解一时,但不能被误解一世。所以,真心地自愿地付出你的爱,心中自有不一样的天地。看见残疾人你会想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不会瞧不起他们,伸出手帮助他们的同时,你感到了世界的美好。看见拉垃圾车的老人你会悄悄地帮他们推车,在无声的关爱里体会快乐。
爱要饱满。写散文的人要充满激情,一篇好的文章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你的所有激情,这样才有可能打动读者,当然,这种情是必须真挚的,它来自于内心最温暖的地方,它来自于灵魂深处,拒绝无病呻吟,一个冷若冰霜的人会是写不出动人的散文来的。有激情的人必定是个有热情的人,人生的许多困境会在热情面前暗淡,任何时候都心存希望这正是有热情的人的可贵品质。有时灵感来临时文章可以一蹴而就,因为心中有爱。
爱要长久。要认真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是不是真爱散文,爱你所写的一切?如果爱,就要长久,你要为爱付出努力;如果爱,就要为这种爱有所舍弃。这种努力是一种坚持,可能在人生的低谷中你会暂时放弃,但你明白放弃会让你痛不欲生,你调整身心,整装待发,继续了散文的远行。滴水石穿,非力使然,恒也。有多少人从小就有梦想,小学时写得最多的作文应该是《我的理想》,怀抱理想长大的我们,扪心自问,有多少人在成年的时候还坚持自已的梦想呢?实现自已梦想的人是最幸福的,放弃自己人生梦想的人会有强烈的挫败感。所以你要坚持,坚持读、坚持写、坚持不停地思考、坚持不断地提高自己。板凳要做十年冷,问问自己是不是耐得住这份寂寞?
写散文的人要有一颗安静的心。真正安静的心是任何时候只埋头工作,不问名利,如果有时会有心理压力,那也是因为顾虑而已。静静地爱才会爱得深沉爱得有力度,这种安静要达到沉静的地步。沉下心来,超然物外,眼中只有美好的世界,用你热爱散文的心沉静地构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书写美好,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拥有一颗安静的心,你必定会处变不惊,面对谩骂也能心平气和,面对误解也不解释半句,这是一种境界。处变不惊宽以待人是作家必须修练的品格,在浮躁的时候,作家有责任用手中的笔来书写大爱。沉静是一种力量,心浮气躁之人是最柔弱的,一个不能驾驭自己情绪的人又如何能驾驭散文的美妙?写散文的人要像古人说的那样“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散文中的空灵与纯净是心灵托举出来的。
写散文的人心中要有大爱。即便身无半亩也要心忧天下。这不是口号,如果眼光仅仅局限于一个小的视野,那么你的文章中永远不会有一种大爱的意境,你要有侠肝义胆,即便是个小女人,也要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情怀,你要分清美丑善恶,怀抱大气、豪气、大爱,走出自我的小圈子,这样笔下才有可能书写出大气的文字来。智能手机泛滥的时代,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用手机随时随拍摄生活,我们用照片将生活大河中的一朵朵浪花、水滴记录下来,但是,铺天盖地的照片无论如何都无法掩盖文字的厚重,离开了文字,如同水滴、浪花脱离了河流便会转瞬即逝。
爱要真挚与专注。对于散文有许多争议,有许多种写法,我的观点倾向于散文的真实性,散文是一种表达真情实感的文体,比如我的《拉紧我的手》是在我学写小说时写的,一看上去像小说,但是它所写的都是真实的,只是我的写法有了改变,从真实这一点上说,我更愿意认为它是散文。再比如历史文化散文的书写,你所有的想象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一篇短短的散文,要查阅很多史料,有时候,写一篇散文查阅资料所做的笔记就写满了一本,一定不能生编硬造。爱要专注。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专注若此,有什么样的事做不好呢?
引用专家的定义再来理解一下散文:散文是一种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集多种文学形式于一炉的文学样式。它以广阔的取材、多样的形式,自由自在的优美散体文句,以及富于形象性、情感性、相像性和趣味性的表达,诗性地表现了人的个体生存状态和人类的文明程度,它是人类精神和心灵的一种实现方式。
散文是有诗性的,且这种诗性我觉得在小说中也存在。比如第一次读到刘庆邦的小说《响器》,便被小说中的诗性迷住了,将小说写得有如此的诗意,我有些惊呆,久久地沉浸在作者用文字营造的这种美中。以后在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鞋》等篇章中都能找到这种感觉,看后让人有种精神上的享受,他的散文也有这种美,比如《在夜晚的麦田里独行》。散文中蕴藏着韵律,所以读散文的时候你要用普通话很认真地静静地读,才能体会到这种韵味的美。我自认为不是一个骄傲的人,但我的散文不想让人任意去改,因为改了就少了写作中时自以为的那种韵味。散文中的这种诗性需要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对大自然对人对物的纯粹的爱中,这种爱是不含杂质的,喜爱仅仅是喜爱,与一切都没有关系,你要用心去感悟、去体会、去倾听,《端午清晨的鸟鸣》,如此美丽的旋律,有多少人认真地倾听过呢?通过这种诗性,将你对万事万物的理解和感受,对自由的追求,对人类命运、终极问题和日常生活的尖锐触及,以及对人的个体生存状态的垂询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为写好散文,你要有广博的爱好。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都要懂些,它们会向你打开一个个新的世界,而这不同的风情会对你的散文写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蔡邕《笔论》言: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书法如此,写作亦如此,这与专注并不矛盾。
你不觉得十分有意思吗?一个一个的汉字在你的排列组合下成了一篇富有韵律的散文,仿佛一首好听的歌,你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与这个世界的一次次美好的沟通与交流。
写散文的人肯定有一个很美好的精神世界,有的时候,站在这个世界里望着另一个世界,会有一种淡然与超脱的感觉,当你真正走进了这种美好,谁也无法打破它,经历越多,感悟越多,无论是眼泪还是微笑,都一笑置之。
我无数次地期待在漯河的历史上能够有一篇《岳阳楼记》,使漯河也可以名声大震,让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漯河,让漯河也披上一件厚重而质地上乘的历史文化外衣,为我们生活的城市增添文化的魅力。古代没有散文名篇像《岳阳楼记》那样把漯河推介出去,那就让我们寄望于未来,也许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完成的,物质可以一蹴而就,唯有文化的厚重,是慢慢堆积起来的,任何轻视文化的行为都是目光短浅的。物质给人的愉悦是一时的,而精神层面的东西却可以历久弥新。
让我们对散文爱得更热烈些,对生活爱得更热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