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促提升
回收箱400个,回收衣物15000件,捐赠可利用衣物4500多件,帮助困难家庭2000多户。
积极传播正能量
■本报记者吴艳敏通讯员郭广伟
“全国农业生产暨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第十四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市第七次党代会”、“第八届军事物流与应急物流研讨会”和“北大留学生看漯河”等大型节会中,团市委提前启动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为大会提供礼仪引导、翻译讲解、市情介绍、文明劝导、医疗保障、会务接待等各项志愿服务,充分展示了漯河青年志愿者的良好风采,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服务社会留身影
暑假期间,针对留守儿童无人看管问题,团市委面向社会招募心理咨询、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等15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结对服务的方式,
在我市4个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小学开展短期的特色精品课程及各类实践活动,募集1万余元购买“七彩心愿包”,受益留守儿童达2000人。
团市委志愿者服务工作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更好地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青年志愿者积极与154所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结对,与28817名农民工子女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围绕学习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方面开展“七彩课堂”、“志愿一小时”、“圆梦行动”、公益夏令营等志愿服务项目,帮助贫困青少年成才。
在本报与团市委联合举办的“暖冬行动”集中送温暖活动中,8家志愿服务组织、100多名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为全市56户贫困家庭送去米、面、油、保暖衣、棉衣等近千元的生活物资和300元善款。
2016年我市还开展了“青春为两城同创添光彩”志愿服务主题活动。200名青年志愿者在全市25条主干道及大型商场,进行捡拾垃圾、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方式为“两城同创”贡献力量。同时,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市“两城同创”办公室发起关注高温下的工作者的倡议后,全市各沿街单位、店铺、营业网点纷纷行动,积极参与,共设立123个“爱心取水点”,免费让一线劳动者取水、休息、乘凉。
2016年5月,团市委、市房管局、市教育局、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发起的“衣旧情深爱心传递”旧衣物回收再利用项目,在全市各小区、主要路段设立旧衣
我市还招募了12130名网络宣传志愿者,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启动了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行动,发出《网络文明志愿者倡议书》,号召团员青年在网上弘扬青春正能量,发出青年好声音;举办了网络志愿者培训班,培训团干部和网络志愿者近千人。
同时,还有效利用“青年之声”、微信、微博等网络互动平台,丰富思想引领的网络供给,开展“学雷锋我点赞我接力”活动,利用互联网接力的模式,调动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2016年,漯河青年志愿者协会组建了禁毒宣传、网络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医疗义诊、慰问帮教、扶贫济困、尊老敬老、帮孤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者精神挥洒在沙澧大地各个角落。志愿者用他们热情的态度、良好的服务、无私的奉献,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现在,漯河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团市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将不断拓展志愿者招募体系,全面推行青年志愿者注册制度,采取社会公开招募、组织招募、定向招募等多种途径招募志愿者。团市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在阳光助残、关爱行动、扶贫开发与应急救援、文化宣传与网络文明、禁毒教育与法律服务等多个类别进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