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健全机构 筑牢基础
为有组织地开展创建工作,舞阳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三城同创”指挥部的具体策划指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创建组织网络迅速形成,层层有责任,人人有目标,上下联动,同心聚力。
建立健全四项工作运行机制,保障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坚持每周召开创建专题现场办公会,每月召开创建指挥部联席会议,并适时召开各类推进会议,做到通报情况,共同研究,协力解决。二是建立市场运作机制。探索运用“政府引导、公众参与、市场运作”模式,强力推行保洁市场化,并将部分主干道的冠名权、广告经营权及小广告治理权、绿化树木管护权推向市场。三是建立激励考核机制。把创建工作纳入生态宜居名城建设和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并作为全县工作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考核奖惩。四是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实行全程督导检查,特别是对重点、难点工作采取交办和督办形式督促落实。同时,采取明察暗访和日检查、周通报、月讲评及现场办公、媒体曝光等形式进行督查,切实做到组织全方位、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
专项整治 提升品位
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该县深化专项整治,破死角,攻难点,铁腕整治,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一是开展全面整治。实施单位环境、交通秩序、“七小”行业、市容卫生、老旧小区、市场环境、建筑工地、城乡接合部、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开展专业化整治,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推进整治专业化。三是开展重点整治。针对“七小”行业、“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夜市、农贸市场、垃圾围城等重点、难点问题以协调会和现场办公会的形式专项推进,合力攻坚。
经营秩序得到了大改善。全县1000余家“七小”门店基本整治到位,“七小”行业合格率由创建前的38%提高到96%以上。投资300多万元,升级改造农贸市场2个,先后取缔或规范不合格门店36个,取缔出店占道经营500多处次,取缔马路市场2个。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区下水道管网覆盖率达8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100%达标;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100%达标;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
交通秩序得到了大转变。在城区施划停车位1000余个,安装禁停标志及其他标志200个。对“摩的”、“黑出租”进行集中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明显减少。
上下联动 携手创建
“三城同创”是涉及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大事,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该县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开展系列宣传,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手机报等开辟了“三城同创”宣传专栏,设立创建举报电话。强化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创卫”知识,通过户外广告、公交站牌、电子屏幕、公交车身、出租车LED屏、公开信、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样的宣传,营造“创卫”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城区设置180多处“创卫”长廊和宣传墙。电视台、网站、手机报开辟了“创卫”专栏。举办健康知识讲座500多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7万多份,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中小学生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0%,住院病人及家属、职工、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
正因为人人支持、全员参与创建工作,才使“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才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三城同创”带来的实惠和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