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3月8日 星期

全力攻坚突破 加快转型升级
——我市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 梁晓峰

沙澧大地春来早,春到沙澧美如画。

三月的漯河,春风拂面,垂柳萌新,芳草吐绿,生机勃发。

国务院大督查,漯河再次受到通报表扬,成为唯一连续两年受表扬的城市。

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61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各县区明争暗赛、你追我赶,掀起了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

沙澧大地,到处一派火热的建设发展热潮。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市以项目招大引强、工业优化升级、骨干企业培育、服务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六项重大攻坚”为统揽,持续推进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载体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万洲国际跻身世界500强,成为全国食品行业和全省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全市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保持或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漯河制造”香飘世界

食品产业是漯河的特色优势产业。围绕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深入实施食品“超千亿计划”和骨干企业培育工程,设立食品产业基金,不断深化企业服务,持续做大做强食品产业。目前,全市拥有各类食品企业7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企业211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35家、超50亿元企业3家,双汇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中大生物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色素供应商,路得生物成为国内领先的秸秆全元素综合利用企业。2016年,食品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60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60%,占全省食品产业的1/6,成为全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如今的“漯河制造”各类美食,正源源不断走出漯河,走出中原,走向世界。

年加工转化粮食1200万吨,全省第一;

年加工饮料330万吨,全省第一;

火腿肠、冷鲜肉、麻辣面制品等产销量全国第一;

日产休闲食品3500吨,全国第一;

年产销肉制品680万吨,世界第一……

形成了完整的肉制品、面制品、乳制品、休闲食品、果蔬加工等产业链,临颍县、郾城区、源汇区成为“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区”,临颍县还荣获“中国休闲食品之都”称号。全市食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河南省著名商标49个、河南省名牌产品27个,进驻美国嘉吉、可口可乐、日本火腿株式会社、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15家,统一、旺旺、华冠养元、雅客等行业百强企业56家。

食品行业拥有院士工作站3个,肉制品、休闲食品“国”字号检测机构2个,博士后研发基地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个,每年研发新产品上千种……

“漯河制造”各类美食享誉四方的背后,是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目前的漯河食品产业,产品由粮食加工、饮料制造等“原”字头食品向精深加工食品、绿色食品、功能食品等发展,产业由食品制造向原料生产、食品辅料、食品包装、食品机械等全产业链发展,加快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和食品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融合。

产业链纵横延伸、互为补充、协作配套,这是漯河食品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临颍县围绕休闲食品生产,引进天然色素生产企业中大生物、低聚木糖生产企业路得生物等配套项目。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肉制品加工,引进美国杜邦大豆蛋白、恒瑞淀粉、乐佳香精香料等辅料生产企业和项目;围绕饮料制造,引进了嘉吉果糖、统一饮料、可口可乐饮料、紫江瓶胚等。

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还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互为配套、相互融合、互促共进。以双汇为引领的冷链物流、以中储粮为引领的粮食物流规模不断扩大,漯河成为全省重要的粮食物流基地。双汇数字化冷链物流遍布全国,稳居同行业前三强,是全国冷链物流标准化试点企业。

提质增效 转型发展

产业集聚区建设提档升级

行走在各产业集聚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到处都能看到火热的建设场面。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六项重大攻坚任务为统揽,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活动,全面加大招引力度、加快建设进度,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集中开工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千亿投资促进计划,持续掀起投资热潮,推动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产业集群发展、转型升级增添了动力和后劲。

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着力强化产业培育,取得累累硕果——

(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