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3月15日 星期

一顿饭开启一段父女情缘
——记郾城区城关镇初级中学陈彦德

■见习记者 李文姣

2016年年初,55岁的陈彦德师傅在郾城区城关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城关镇中)谋了个新差事——在学校当门卫。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新差事让他和一名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从此开启了一段父女情缘。也许在陈彦德看来他只是做了点“小事”,可这点“小事”却感动了他们父女身边的每一个人。3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城关镇中见到了陈彦德,听他讲述了这段奇妙的父女缘。

一顿饭 一声“爸爸”

陈彦德刚刚到城关镇中工作没几天,就认识了小歌(化名),这孩子就是他现在的新女儿。陈彦德说:“当时我刚上班没几天,周末的时候校长带了个学校的学生过来,说他要出差几天让我管这孩子吃两天饭,我一想不就是两天饭嘛,当时我就答应了。”可是,周末过了之后,这个孩子又来找陈彦德吃饭了,陈彦德赶紧张罗着给孩子买饭,没想到吃完这顿饭小歌对陈彦德说了一句:“爸,我吃饱了。”就是这一声“爸”叫来了陈彦德和小歌间的父女情。陈彦德说:“听到这一声‘爸’我心里就一咯噔,特别意外,后来这孩子经常跑来吃饭,慢慢地就熟悉了,我就决定管了这个孩子了。”

后来,陈彦德了解了小歌的情况,小歌当时是城关镇中的学生,家不在漯河,一家五口只有爸爸一人工作,上面有上大学的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妈妈身体也不好,家庭是特别贫困,已经没有能力再照顾小歌了。平时在学校,小歌吃的也是百家饭,今天这个同学管一顿,明天那个老师或者校长再管一顿,认识陈彦德的时候就是因为校长要出差不放心才把她交给了陈彦德,没想到的是倒给这孩子在漯河找了个爹。小歌第一次到陈彦德家的时候天气已经开始有点热了,可是小歌还穿着一件棉袄,陈彦德的妻子一看就很心疼,吃完饭就带着小歌去买了两身换洗的衣服。陈彦德说:“学校的校长和好几位老师也资助得有贫困学生,我虽然不是老师但是我有能力养活这个孩子,而且家里也同意了,这闺女我们算是认下了。”

不求回报

只愿“女儿”有前程

从那以后,陈彦德就多了个女儿。当年,小歌已经是九年级毕业班的学生了,6月份参加中招考试时,陈彦德专门请假陪孩子考试,他说:“别的孩子都有父母陪着考试,小歌也是有爹有娘的孩子,说什么我也得陪她去考试。”虽然家庭贫困,但小歌学习成绩优异,中招考试时由于腿伤没能参加中招体育考试,在体育缺考的情况下她依然考入了我市一所重点高中,这让陈彦德感到非常欣慰。

其实,陈彦德也并不富裕,一个月只有1300块的工资,自己还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平时也得一直吃药,自从认了这个女儿,他再也没上街吃过一顿饭,抽烟也只抽5块钱一包的烟,陈彦德说:“‘爸爸’这两个字很简单,但意义重大,孩子既然跟着我了,就不能让她再像以前一样少吃没穿的,别人家孩子有的她也要有。”陈彦德虽然对自己很省,但对小歌却很大方,学习上需要的只要孩子张嘴陈彦德都会满足,每周小歌放假回家,陈彦德一定会买肉,还舍不得吃都留给女儿。看着爸爸不吃肉,小歌就主动给爸爸夹,每到这个时候陈彦德就觉得自己认了个懂事的好闺女。平日里,陈彦德还三不五时地给小歌买点水果送到学校,陈彦德说:“我小时候家里也穷,也羡慕过别人嘴里那口吃的,我不能让这个孩子再跟我一样,山珍海味我们吃不起,但鸡蛋和肉我必须给她保证好。”陈彦德对这个女儿就跟亲生女儿一样,而小歌也很争气,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陈彦德说:“我认了这个女儿不是指望她报答我,只希望她能考上一所好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从现在起到她大学毕业的一切费用我都管,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好好学习。我已经55岁了,吃什么用什么都不重要了,只希望我这女儿以后能有个好前途。”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