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过去,郾城发展硕果满枝头;展望未来,郾城蓄势扬帆再起航。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郾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郾城区将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扣“一区两城一中心”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打好“四张牌”,坚持“六大攻坚”总抓手,着力推进“四区一基地”建设,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千方百计惠民生、优生态、促共享,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实力、魅力、和谐、幸福”郾城建设新局面。
致力实现“五大提升”
今后五年,郾城区致力实现“五大提升”,基本建成“四区一基地”。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社会综合排序位居全省前列,产业层次迈向中高端,淞江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开放水平明显提升。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投资环境更加宽松,市场环境更加有序,金融、土地、科技等方面保障全面加强。
城乡功能明显提升。确保城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0%。
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土壤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沙河、颍河水质明显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
群众福祉明显提升。民生投入逐年递增,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学校“大班额”现象明显缓解,医疗、就业、住房等公共服务更加优质。
基本建成“四区一基地”,即健康产业示范区、商贸物流示范区、生态宜居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突出抓好“七大着力”
2017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郾城区将突出抓好“七大着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深化开放招商,增强发展新动能。强力实施招大引强,突出精准招商,鼓励以商招商,坚持定责招商;启动淞江产业集聚区水系建设,加快漯西工业集聚区与张家港东沙化工园区、太平洋集团战略合作;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确保入驻服务业企业突破200家。全面优化投资环境,确保新开工、新投产项目均达到30个以上,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
提高工业质效,打造竞争新优势。以“工业1351工程”为重点,实施育大育强领军型龙头企业行动计划;依托大健康产业园,提高健康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依托亿通、天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加速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框架。做优传统产业,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向“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
强化服务业支撑,培育发展新亮点。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深入实施“3516”投融资促进计划;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业;依托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等院校资源,培育电商人才队伍;挖掘郝家台遗址、彼岸寺碑等文化历史资源,打造一批彰显郾城特色的旅游品牌。
夯实农业基础,激发“三农”新活力。以16万亩高标准粮田为重点,提高“五网”建设水平;实施农田“井电配套”工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支撑;依法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提高宜居品位,树立郾城新形象。完善城乡设施功能;创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区;加大卫星镇、重点镇建设力度;稳妥推进城区“两改”;不断深化“两城同创”;铁腕整治“两违”行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确保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03天以上,颍河等河流水质达标率100%。
坚持共享发展,促进民生新改善。确保精准脱贫1000人以上;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设养老产业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新建两所可容纳近7000名学生的城区学校,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8所;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按照“六有”标准提升基层文化站所,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食粮”。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深化“平安郾城”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高。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为民服务的本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贯彻“两准则、四条例”,落实“一岗双责”。同时,加强品行修养,涵养廉洁家风,牢固树立政府工作人员一心为公、一切唯实、一身正气的良好形象。
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10件“民生实事”。
形势催人奋进,实干铸就辉煌。郾城区将凝心聚力,敢于担当,攻坚破难,锐意进取,奋力开创“四区一基地”建设新局面,谱写实力、魅力、和谐、幸福郾城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文/张星 张凤华 图/本报记者 焦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