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熊勇力)近年来,临颍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围绕“文明河南”建设,以“秩序临颍”建设为统揽,以“333”示范工程为引领,以“七润七守”行动和“五个一”平台为抓手,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润临颍、崇德守礼我先行”活动,致力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临颍模式”。
实施“333”示范工程,探索推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临颍县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研究确定了“传统文化润临颍、崇德守礼我先行”的工作主线,谋划实施了“333”示范工程,即建设了县文化活动中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固厢乡小师村同心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基地、龙堂村家训文化馆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基地3个基地;重点打造了107国道、逍襄路、石窝路3条示范线路;培育了30个富裕宜居、文明守法“双示范村”。通过实施“333”示范工程,临颍县形成了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带面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格局,有力地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开展“七润七守”系列活动,大力弘扬文明守礼新风正气。“七润七守”,即在机关单位开展“传统文化润机关,守敬业之礼”;在基层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润社区,守友善之礼”;在基层乡村开展“传统文化润乡村,守忠孝之礼”;在中小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润校园,守崇德之礼”;在企业商户开展“传统文化润企业,守诚信之礼”;在全县家庭开展“传统文化润家庭,守慈爱之礼”;在县城城区开展“传统文化润交通,守恭让之礼”。一个“润”字,显示了临颍县对全民守礼活动的深刻理解:“润”代表着耳濡目染,通过耳濡目染,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贯穿在与人交往、教子育人等日常行为中;“润”代表着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不在一朝一夕,它伴随着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全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打造“五个一”平台,致力夯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层基础。围绕深化“传统文化润临颍”活动,临颍县打造了“五个一”平台,即一个讲堂、一个文化广场、一面文化墙、一个频道、一个喇叭。一个讲堂,就是道德讲堂。临颍县先后开设不同规模的道德讲堂112个,组织道德模范开展宣讲活动50余场次,培训人员6000余人次。(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