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鹤琦
通讯员 郭彦波
芳菲四月,走进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处可见一幅幅令人振奋、和谐共进的发展宏图,到处生机勃勃:保利协鑫、今麦郎、神州霞光等纷纷考察选址,9个项目集中开工……
以创新求突破,抓升级添动力。年初,开发区响亮提出“4321”战略,即到2020年,千亿级食品及配套产业、百亿级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百亿级液压配套产业、百亿级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确立在全省的领先优势,百强食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孵化创新基地、液压系统配套基地三大基地成为引领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撑,全区主营业务收入超2000亿元,区属财政公共预算收入达10亿元。
发展蓝图绘就,前进号角吹响,以招商引项目、以项目促发展的大幕正徐徐拉开。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余伟激情满怀地说:“目标已经明确,军令状已经立下,下一步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深化改革强招商
“开发区如何吸引一批批投资者纷至沓来、一个个新项目落地生根?正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招商方式,才收获了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谈及开发区招大引强的秘诀,余伟一语中的。
抓改革,强动力,促发展,开发区吹响新一轮招商引资“集结号”。今年,开发区对原有招商机构合并调整,构建了由1个专业招商局、4个招商办事处以及2个服务项目建设部门组成的大招商局。专业招商局负责产业发展研究,京、粤、闽、沪4个招商办事处负责区域内招商渠道拓宽和项目跟踪,国家级创业中心和轻工食品工业园负责中小企业引进和孵化,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在创新招商方式上,开发区坚持大员上阵,带头招商,区主要领导拿出一半时间外出招商邀商,围绕龙头企业开展以商招商、亲情招商,成功引进农业化龙头企业北大荒绿源、国内最大香蕉深加工企业广西铂洋等;依托专业特色园区平台,开展链条招商、集群招商,南华城生态食品辅料园、食品和包装机械产业园、尚达装备制造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4大专业园区吸引近30家企业进驻,客汇省级众创空间为无人机开发等20多家创客团队提供发展平台。同时,探索社会化招商新路子,采取委托招商等方式,聘请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企业等中介组织机构招商,有效利用了社会资源。
以改革为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力量,开发区再掀招商引资新热潮,再创招商引资新业绩。
做强产业引大商
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走进开发区中国百强食品工业园,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可口可乐、旺旺、统一等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实现了2017年“开门红”。如今,该园区进驻的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行业百强企业已达20家,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新城展露雄姿,成为中国食品名城的一张靓丽名片。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开发区围绕产业做文章,通过抓龙头、引配套、强服务,努力打造产业发展高地,吸引名企名牌聚集发展。
在做优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方面,开发区实施“强壮、强链、强心”战略,出台《开发区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2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对企业在品牌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扶持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投资30亿元的神州霞光食品科技产业园近期签约进驻,中国最大的肉糜制品企业安井食品、中国最大的鸡肉休闲食品企业无穷食品、中国面制品龙头企业今麦郎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正在洽谈推进。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开发区通过与协鑫集团签订一揽子合作协议,(下转2版)